〈黛玉笑了〉:捻花而笑的林黛玉

其他 | by  余永曇 | 2025-07-03

〈黛玉笑了〉收錄於2007年泳兒所發行的專輯《花無雪》,由泳兒演唱、周耀輝作詞、翁瑋盈作曲、Terence Teo編曲、陳永明監製。當時,周耀輝聽到這首歌的Demo後,發現旋律帶有東方味道,所以想寫與中國相關的東西。再加上演唱者泳兒予人弱質纖纖之感,由此啟發他以中國四大名著之首《紅樓夢》作為題材,在詞中重新塑造黛玉的形象,從原著哀悼落花的多愁善感,蛻變成捻花莞爾的豁達開竅。


黛玉葬花:花落寄情的多愁細膩


因為歌詞中反覆提到「花」這個意象,呼應了《紅樓夢》二十七回「黛玉葬花」的名場面,所以在賞析歌詞之前,先來簡單了解一下黛玉葬花的故事。那天是芒種節,是一個餞別花神的日子,花神退位,眾花皆卸。黛玉在這個日子,看見許多鳳仙石榴錦重重的落了一地,霎時觸景生情,頓感美好事物難常駐,花如是,她亦如是。因此,創作了一首葬花吟,一邊葬花,一邊感嘆花開花落,青春易逝,命運無常,難以預料。「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由此可見,《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是一個情感很細膩敏感、多愁善感的佳人,看到落花,就聯想到生命的無常,哀悼花朵,也哀悼身子羸弱、寄人籬下的自己。


〈黛玉笑了〉歌詞賞析


整首歌有兩段主歌、一段前副歌、兩段副歌,和一段普通話rap的連接段。


首先來看第一段主歌。

Verse 1:

一間間西廂 幾多間像破廟

一朵朵紫釵 幾多現在閃耀

一一的想起 幾多的舊記憶未散掉


一天天開始 幾多日後揭曉

一息間分開 從來並沒先兆

本本詩歌小說 場場聚散誰能意料


歌曲開首,詞人就寫下一連串問題:幾多間西廂像破廟、幾多紫釵仍在閃耀、幾多的舊記憶還未散掉。歌詞以黛玉為敘事者,在紅樓夢過後,西廂成破廟,紫釵亦不再閃耀,這個問「幾多」是想點出變化的事物實在太多,多得數不過來,透露出事過境遷、人事全非的哀嘆。而接下來的一句「一一的想起 幾多的舊記憶未散掉」,說出黛玉仍沉溺於過往的紅樓夢中,昔日的舊記憶仍無法散掉,呼應原著林黛玉多愁善感、多情細膩的性格。


然後下一節:一天開始,有些事情發生了,卻不知道結局何時揭曉。上一刻二人仍如影隨形,下一刻可能便要分離,事前卻從來看不出先兆。本本詩歌小說,當中每一場聚散,每一段緣份,無人能夠意料。三句歌詞點出了世事變幻莫測、命運虛幻無常,呼應黛玉《葬花吟》的主題,所以第一段主歌仍然是沿襲原著黛玉的形象。


接着是前副歌。

Pre-chorus:

或者 所有的奧秘已經寫了

地有天 月有星 然後眼淚就有歡笑


但從這段開始,黛玉的形象開始有所轉變。所謂無法解釋的命運,當中的奧秘或其實她早已知曉,就如地有天、月有星,是必然發生的自然法則、恆久之理,人的悲歡離合何嘗不是如此?有散別的眼淚,是因為有從前相聚的歡笑。這裡歌詞中的黛玉,已經有點想開的苗頭。


之後是第一段副歌和連接段的rap。

Chorus 1:

緣和份碰著了 又匆匆失了

紅樓夢過後應該醒了 也許再過一秒

錯過的一切統統得到了


離和合接受了 又拋低不了

紅樓夢向著我呼召

不需要葬花 卻要微笑

哪個為舊人哭 太笨了


Bridge (Rap):

一朵朵 一朵朵微笑 綻開了 又匆匆謝了

得到了 又匆匆失了 只有什麼忘不了

真了 假了 我一一的明白了

又糊塗了 最後只有什麼忘不了


如果在前副歌,黛玉對前塵往事的釋懷已經初露端倪,到了副歌,已明確可見她在理性上知道自己不能再沉溺過去,展現豁達開竅的心理狀態。人生如絲線,兩個人的相遇,只是發生在線上的一點,緣份在某一刻碰上,但那刻過後,兩人會繼續在各自的線上獨自行走。明白這點的黛玉,接受了離和合,在理性上告訴自己「紅樓夢過後應該醒了」,但在感性上卻又拋低不了,反覆聽見紅樓夢的呼召,期盼「也許再過一秒 錯過的一切統統得到了」。但在副歌結尾兩句,她還是告訴自己:不需要哀悼落花,而是用微笑歡送那段逝去的回憶,刻劃出詞中黛玉豁達開竅的心境。


Bridge的部分也是抒發類似意涵。詞人選擇花的意象,以花喻人,昔日在紅樓夢快樂的經歷使一位位紅樓才女微笑、綻放,卻隨着夢的消散,這一切又匆匆凋謝。即使理性上黛玉能夠分辨回憶的真假,但感性上就是什麼都忘不了。


到第二段主歌。

Verse 2:

一位位寶玉 幾多位是我的

一位位千金 幾多位在執著

一一的想起 幾多的舊記憶未散掉


一天天開始 幾多日後揭曉

一點點青春 原來並未失掉

本本詩歌小說 場場聚散後才開竅


第二段的第一節主歌和第一段所表達的內容大致相同,也是描述執着於前塵往事的狀態。但筆者尤其喜歡,第一節的第一句「一位位寶玉 幾多位是我的」,這句話可以解讀成類似的愛情故事不斷上演,有無數段緣份、無數位寶玉,點出聚散是一件很平常、所有人的人生都在反覆經歷的事。還有一種解讀方式,是在黛玉和寶玉相處的那段時光,每一刻都像電影定格,每一刻都有一個屬於那個時空的寶玉,但當中有多少個時刻、多少個寶玉是屬於黛玉呢?這寫法有種回憶走馬燈的感覺,十分浪漫。


與第一段主歌不同的地方,是第二節的最後兩句。「一點點青春 原來並未失掉」,昔日的美好回憶不會因為筵席散去就被一併抹除,它們會一直活在當局者的心中。這些道理,總是在故事終結,緣份散盡後才能開竅。


最後是第二段副歌。

Chorus 2:

緣和份碰著了 又匆匆失了

紅樓夢過後應該醒了 也許再過一秒

錯過的一切統統得到了


離和合接受了 又拋低不了

紅塵內發現我渺小

即使要痛哭 更要微笑

哪個羨慕黛玉 明白葬花不夠捻花美妙

遺憾了 就趁破曉 忘了


第一節副歌和上一段相同,這裡就不重複。然後落到這首詞最重要的部份,黛玉在歷劫紅塵後,才發現當初自己的情愛原來是非常渺小。即使痛哭,呼應上文感性上的放不低,但更要微笑,用積極的態度面對前路。比起葬花,終日沉溺於過去,詞中開竅的黛玉選擇捻花,用瀟灑的態度擁抱當前美好。對於過去遺憾了,但就趁破曉,一個新的開始,把它忘了。


結語


〈黛玉笑了〉改寫了原著林黛玉的形象,由原來惜花葬花、多愁善感、弱質纖纖的傳統女性形象,在周耀輝筆下,蛻變成一個瀟灑捻花、不再沉溺過去的豁達女子,向聽眾傳達敢愛敢分的現代愛情觀。


參考資料

  1. 朱耀輝、梁偉詩:《後九七香港粵語流行歌詞研究I》(香港:亮光文化,2015年)。
  2. 朱耀偉:《歲月如歌:詞話香港粵語流行曲》(香港:三聯書店,2009年)。
  3. 香港歌詞研究小組:〈從〈黛玉笑了〉看周耀輝筆下蛻變的林黛玉〉,2015年7月8日,取自https://cantonpopblog.blogspot.com/2015/07/blog-post_8.html。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黛玉笑了〉:捻花而笑的林黛玉

其他 | by 余永曇 | 2025-07-03

一天

小說 | by Rudee | 2025-06-30

詩三首:〈石身〉、〈春天〉、〈無題〉

詩歌 | by 王兆基, 黎喜, 潘國亨 | 2025-06-28

唐格朗(Tangerang)女子

小說 | by 悇愉 | 2025-06-28

科幻小說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6-20

回憶的內在意識

散文 | by 黎喜 | 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