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by 羅雅寧 | 2018-08-29

這條陪伴我多年的城皇街,我已數不清走過多少遍,卻從來沒有想過它名字的由來。直至2005年某一天,當時我們一班街坊正在爭取保留荷李活道警察宿舍,有人找到一份資料,指出警察宿舍的位置百多年前曾經有一座城隍廟,後來政府為興建中央書院而收地把它清拆,甚至刋登憲報拍賣城隍廟的物料。 (閱讀更多)

【無形.劉以鬯的陌生人】女神不動搖——專訪吳靄儀

專訪 | by 劉平 | 2018-08-23

《拱心石下——從政十八年》成書,吳靄儀的自傳,既是立此存照,也記錄了同業所代表的信仰與價值。九七過渡、 捍衛居港權、反「23條」立法、力拒高鐵撥款……風雨飄搖幾世代,泰美斯女神的蒙眼布愈來愈鬆,但吳靄儀在旁監察,沒有放鬆一刻。 (閱讀更多)

美孚橋底漂書空間:居民自發很重要

報導 | by 洪昊賢 | 2018-08-22

美孚萬事達廣場對出橋底一處有上蓋的空間,每日達幾千人次的人流。半年前由中大建築系教授及研究生開始籌辦,在深水埗區議員張永森的協辦下,共用漂書空間終於在近日啟用。 (閱讀更多)

【好想藝術】陶藝烏托邦——尹麗娟在信樂與京都

好想藝術 | by 好想藝術 | 2018-08-21

日本陶藝名縣信樂的陶藝之森,尹麗娟曾在那裡駐場兩次,與一群陶藝藝術家共同生活、創作數月。重返此處,她如數家珍:大門門把都是陶瓷,常人看不出來,尹麗娟淡淡地說「上了粙」。 (閱讀更多)

【好想藝術】黃詠詩遊走銅鑼灣,穿越生死善惡

好想藝術 | by 好想藝術 | 2018-08-28

劇場編劇黃詠詩,代表作品有《賈寶玉》、《香港式離婚》、《破地獄與白菊花》等。關於婚姻、死亡的主題,黃詠詩一向被人覺得絕、「去得幾盡」、鬼才。今次「好想藝術.自作業」,黃設計了一條路線,由銅鑼灣這個創作的起步點出發,看城巿的不同風景,同時思考藝術與人生。 (閱讀更多)

【好想藝術】帶走甚麼——白雙全的泰國「裸旅」

好想藝術 | by 好想藝術 | 2018-08-15

還未找到下一份工就辭工叫「裸辭」,未儲夠錢買樓就結婚叫「裸婚」,像藝術家白雙全這樣兩袖清風完全不帶行李、包裡只有一點泰幣、隨身是手提電話及兒子照片,叫「裸旅」。這是白雙全一直想做的一個實驗,看能否甚麼都不帶,而去一次旅行。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黛玉笑了〉:捻花而笑的林黛玉

其他 | by 余永曇 | 2025-07-03

編輯推介

Mackapär

小說 | by 徐竟勛 | 2025-07-12

離開拉斯維加斯

散文 | by ⿆卓穎 | 2025-07-12

慢慢游

散文 | by 小煬 | 2025-07-11

蛇美文蛇美人

散文 | by 惟得 | 2025-07-10

執拾遺傳症

小說 | by 彭慧瑜 | 2025-07-07

蘇苑姍詩三首

詩歌 | by 蘇苑姍 | 2025-07-04

散文 | by 俞宙 | 2025-07-04

一天

小說 | by Rudee | 2025-06-30

詩三首:〈石身〉、〈春天〉、〈無題〉

詩歌 | by 王兆基, 黎喜, 潘國亨 | 2025-06-28

唐格朗(Tangerang)女子

小說 | by 悇愉 | 202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