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他年她日》:以奇幻時空比喻現實愛情

影評 | by  何曉旻 | 2025-10-29

電影《他年她日》是香港電影發展局「薪火相傳計劃」的第一部完成作品,由資深電影人張艾嘉擔任監製,帶領新晉導演龔兆平執導,故事以虛擬情景切入,假設一次大地震後,海洋中央出現一道「重力牆」,把整個世界分為兩個擁有不同時區的極端:「優日區」的一天,是「長年區」的一年,利用時間差距作為主軸,講述分別來自兩個時區的男女主角,因義務醫療救援結緣,後相愛卻因「時間」而終究錯過的淒美愛情。


筆者有幸在觀賞電影後,參與張艾嘉監製,率領她的製作團隊,在香港城市大學舉辦,以「一部電影的誕生」為題的座談會,長達兩小時多的分享,從劇本構思、演員選角,到美術指導、音樂特效,多方面講解《他年她日》的創作歷程。結合電影體驗與講座內容,筆者認為這部電影奇幻的創意背後,隱藏的是現實愛情寫照,巧妙以「時間」作多重比喻,引導觀眾重新思考愛情,頗具深度。



愛可以克服一切,但「時間」可以嗎?


雖然電影的時空設定極端,但對愛情的描寫卻充滿理想主義。女主角安晴(袁澧琳 飾)生於科技發達的「優日區」,是一位實習醫生,而男主角薯仔(許光漢 飾)則活在資源貧乏的「長年區」,自幼失去父母,與弟弟相依為命,依靠盜竊為生。兩人無論成長背景、學歷職業、生活文化都截然不同,但仍能因「愛」包容一切差異,令這段本來就不是「門當戶對」的愛情,看似就只剩下「重力牆」分隔出來的時間差距,所帶來不可抗力的外在困難。


排除劇中極端的時間差距,相信安晴與薯仔在現實生活中,很大機會也不會「有情人終成眷屬」,而電影中如此誇張的時空設定,除了是一種創意的表達,更像是對現實愛情的比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繼而會作出相應的人生規劃,介定屬於自己的「時區」,而每一個時區的節奏都獨一無二,互相或偶有交集,但本質總存在一定的距離。醫生和小偷,兩人的人生規劃原本就南轅北轍,即使可以為「愛」克服一切表面的障礙,各自的人生「時區」又真的能對得上嗎?


編劇們利用「度日如年」的時空背景,放大「時間」在愛情中的重要性,讓觀眾重新審視愛情的定義——正如電影的英文譯名「Measure in Love」,到底愛應怎樣去量度?甚麼才是愛呢?大概,只有當一對愛侶,能在兩個不同的人生「時區」,找到平衡點,才能得到嘗試一起「百年好合,永結同心」的機會。



兩個世界,同一城市


筆者觀看電影時,除了能認出「優日區」的醫院取景自 M+ 博物館之外,也沒有思考其他拍攝場景的原址,加上疑真疑幻的特效,筆者更一度以為,電影多在香港以外地方拍攝。直到座談會上,美術指導文念中親身講述,不論是「優日區」或是「長年區」的各個奇幻場景,全都是在香港取景,令筆者感到十分驚喜之餘,亦感覺幕後的精心安排,結合幕前的展示,為全劇特別的時空設定,多添一份細膩的意義。


幕前展現的是被「重力牆」分開的兩個虛擬世界,而這兩個時區不一的「世界」,事實上均在同一個城市取景,這奇妙的虛實時空交錯,強化上述所分析「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生時區」的比喻,更延伸出,其實現實生活中,「重力牆」無處不在,它不但劃分人與人之間的人生「時區」,亦分隔每個人心中量度時間的單位。即使同活在時區一樣的城市,有些人擁有較豐裕的資源,每日行程充實,忙碌到「度年如日」;有些人卻被社會拋棄,每日為生活躊躇,迷惘得「度日如年」。


這個「兩個虛擬世界,實屬同一城市」的安排,令劇中「時間」的比喻再下一城,進一步突顯愛情的可貴之處。若然一對情侶沒有在某個特定時刻,衝破那道「重力牆」相遇;若然他們在各自的人生「時區」都找不到平衡點;若然他們不能在時間的定義上得到共識,就算外在環境沒有時差,雙方之間隱藏的那道「重力牆」,厚度怎樣都不會減少,兩人始終也無法一起走到最後。


刻劃時間之妙,探討時間的力量


安晴在「優日區」還有三十日就能正式成為執業醫生,但薯仔卻希望安晴在這一個月內,決定是否與他留在「長年區」生活,因對薯仔來說,這是關乎他未來三十年的人生。這聽起來好像有點荒謬的時間差距,細想回到現實,仍一樣存在:有些我們只花兩、三秒作出的選擇,可能影響著別人接下來兩、三個月的生活;有些愛情可能只有二、三十天,卻深遠影響兩人往後多於二、三十年的價值觀,就如安晴與薯仔般,即使兩人之間的愛情沒有走到最後,那段短暫的時光,對各自人生仍是意義深遠,而《他年她日》貫穿全劇的時空設定,彷彿就在提醒我們,「時間」原本就是這麼玄妙,看似是準確無誤、毫無偏差的量化工具,但它對每一個人的影響力又是否永遠那麽的「一致」呢?


《他年她日》那道奇幻的「重力牆」,不但為觀眾展現超乎現實的創意,更牽起觀眾對「時間」思考的波濤,非常有趣,亦具深度,值得購票入場,進入那疑真疑幻的架空時空,跟著安晴和薯仔不同的步伐,思考時間、思考愛情、思考人生。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Yet are we tomorrow’s men

散文 | by 孔銘隆 | 2025-10-29

【教育侏羅紀】白鴿

教育侏羅紀 | by 王思皓 | 2025-10-28

Heathcliff

散文 | by 俞宙 | 2025-10-24

七日失戀療程

小說 | by 水 | 2025-10-24

《風林火山》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23

東亞文藝之沈痾:超越人性的遲疑

其他 | by 盤柳儂 | 2025-10-22

《眾生相》:見眾生

影評 | by 亞C | 2025-10-21

詩三首:〈回家〉、〈生老病死〉、〈太平〉

詩歌 | by 徐竟勛, 王培智, 寧霧  | 2025-10-17

《浮間舟渡》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17

消失的文學腦

散文 | by 無鋒 | 2025-10-16

九龍塘之夜

散文 | by 小煬 | 202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