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 by 國立中山大學臺港國際研究中心 | 2021-12-03

為探討「粵語文學」及「香港文學」的定義,以及其知識範疇的邊界,國立中山大學臺港國際研究中心早前邀請幾位粵語文學的創作者與研究者,共同分享他們對「粵語文學」的觀點,此學術會議之整理稿,將分三篇於《虛詞》發布,第一篇的發言者包括梁栢堅、關煜星、邢影、洛琳。 (閱讀更多)

【同體】《DEAR LABIA》互動藝術展︰給自己的陰部禮讚

報導 | by 蘇麗真 | 2022-05-10

Lisa、Patricia和 Vera 在上環一隅籌辦實驗藝術展 《DEAR LABIA 親愛的陰唇》,為香港帶來首個以「陰部與女性性歡愉」為主題的藝術活動,上周六(11 月 27 日)舉行的開幕派對率先讀出她/他們的陰道獨白,帶領參加者探索、肯定自我與身體的親密關係。展覽亦舉辦陰部石膏倒模等一系列工作坊,讓參加者感受每一個陰部的獨一無二,細聽每一個陰部的故事。 (閱讀更多)

【無形・鏡無限M(irror)+】鏡內鏡外,如幻似真

無秩序編輯室 | by 無形編輯部 | 2021-12-03

城內每個角落滿佈「鏡粉」,人人無鏡不歡。掀起追星熱潮的這面「鏡」,在照見社會的同時,也映照自身的內在。古今中外,鏡子與觀看的關係不難找到,今期《無形》邀請作者以鏡為題,書寫各自對「鏡」的想像,照出既真實又虛幻的鏡像。 (閱讀更多)

保留不倫不類的香港魅力:訪許鞍華《第一爐香》

專訪 | by 鄧小樺 | 2021-12-02

許鞍華人生拍了三次張愛玲,這個緣份在任何導演來說都是太深。能夠在香港跟許鞍華談《第一爐香》,到底不同。七竅玲瓏的張愛玲,跟許鞍華個性未必相像;但對於跟自己相異的事物,依然保持熱情、好奇與尊敬,這大概亦是出於一種教養——文學的教養,香港的教養。 (閱讀更多)

訪「眾聲號」團隊——感動到一些人就可以,繼續做值得做的事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11-24

前《鏗鏘集》監製李賢哲與其他編導離職後,另闢新平台「眾聲號」,以他們的方式繼續紀錄香港人和事,分別製作《眾聲集》與《冒號開引號》,轉移陣地,繼續傳承,幕後團隊分享她們如何延續《鏗鏘集》的精神,在變幻的時局,繼續紀錄香港日常。 (閱讀更多)

《智齒》:回到璀璨不再的南方廢墟 —— 訪鄭保瑞

專訪 | by 紅眼 | 2021-12-06

北上執導了好幾部《西遊記》的鄭保瑞,不再取西經,突然有一股想回香港拍電影的衝動。帶著《智齒》再次回到這個南方的潮濕都市,可能離不開幾個關鍵字:黑暗、暴力、血腥。但鄭保瑞形容,跟當年靠一團火,憑衝動和直覺拍出《狗咬狗》的自己相比,創作心態已有了許多改變。曾經自信,相信黑暗過後會有希望,如今看得世界愈多,明白創傷不是一句原諒可以解決,反而是一個將自己推向地獄的過程。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小說 | by 吳紫翹 | 2025-11-15

觀塘道沒有塞車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1-14

《兒子》:冰冷房間裡的大象

劇評 | by 李浩華 | 2025-11-13

《醜婦》:兩個傳言的世界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11-12

陳帥氣的美容課

小說 | by 黎柏璣 | 2025-11-14

小說 | by 潘梓傑 | 2025-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