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1-03-09

賴明珠、劉子倩、林少華、張致斌⋯⋯村上春樹的作品有不少譯者翻譯過,不過最為人熟悉的相信是賴明珠,《第一人稱單數》改為劉子倩翻譯,二人的翻譯風格有甚麼不同?讀者在閱讀過後又埋不埋單? (閱讀更多)

新蒲崗BAND房噪音惹爭議 前音樂記者作調停:改變唔到大,就從鄰里關係做起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1-02-28

新蒲崗某幢工廈近日被指深夜發出巨響,由此衍生不少延伸討論和罵戰。曾任職音樂記者的Moment,嘗試作為雙方溝通的中間人調解。即使工廈band房與民居之間的衝突,並非一時三刻就能解決,但他希望改變可從身邊每個人的關係做起。 (閱讀更多)

【我們走過軒尼詩道街頭】訪灣仔老店「上海三六九飯店」——忠誠難求,知足常樂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1-02-24

從上世紀的六十年代開業,後來從盧押道的舊鋪搬到現址,「上海三六九飯店」歷經三代交替,對於經營餐廳的心得,對於灣仔的面貌變遷,對於軒尼詩道的各種變化,承傳著「三六九」這個品牌的戴氏父子,自有說不完的故事。 (閱讀更多)

由夢想到生存,《狂舞派3》中的本土深情——訪導演黃修平

專訪 | by 姚嘉敏 | 2021-08-25

早前聽到《狂舞派3》將要上映的消息不禁在心中驚嘆,「《狂舞派2》上畫咁大件事無人講?兼且落埋畫我都唔知?」細問之下,才知道《狂舞派2》沒有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上映過,而是穩藏在《狂舞派3》之中。事隔8年,時代轉變了,導演黃修平拍電影時的心境亦有所轉變。 (閱讀更多)

【我們走過軒尼詩道街頭】灣仔的直立藝術村,香港驚奇——訪富德樓 May Fung

專訪 | by 黃柏熹 | 2021-03-16

位於軒尼詩道、樓高十四層的「直立藝術村」富德樓,或許就如艺鵠負責人馮美華所言,是一個文化沙漠的奇跡。今日的富德樓,除了樓上書店,還相繼進駐了文學團體、哲學普及團體、民間教育團體等等,已是遠近馳名的藝文地標。但富德樓的故事,得從2003年說起。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執拾遺傳症

小說 | by 彭慧瑜 | 2025-07-05

蘇苑姍詩三首

詩歌 | by 蘇苑姍 | 2025-07-04

散文 | by 俞宙 | 2025-07-04

〈黛玉笑了〉:捻花而笑的林黛玉

其他 | by 余永曇 | 2025-07-03

一天

小說 | by Rudee | 2025-06-30

詩三首:〈石身〉、〈春天〉、〈無題〉

詩歌 | by 王兆基, 黎喜, 潘國亨 | 2025-06-28

唐格朗(Tangerang)女子

小說 | by 悇愉 | 202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