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阿甘本"

笑吧!柴郡貓——沿著《不合時宜的群像:書寫理論的獨行者》

書評 | by 雙雙 | 2025-07-23

雙雙傳來《不合時宜的群像》書評,表示看到書本英名令他聯想到佛洛伊德的「固著」,並藉此勾勒出一條散策路徑,聚焦於村上春樹、阿甘本、佛洛伊德與夏宇四位身上。雙雙指出村上春樹的藝術鎮魂功能,強調藝術如何將未活出的生命帶入現實領域,卻無法改變因果律界限;阿甘本的「當代」概念,視不合時宜為透視黑暗、縫合時代斷裂的途徑,使過去復生;弗洛伊德的記憶與創傷理論,質疑意識與現實的分野,探討書寫如何重組時態與慾望;夏宇的自由思考,借柴郡貓象徵流變姿態,拒絕固定真我,於邊界蹓躂以編織生活時態。

《方圓》「百年孤寂. 馬奎斯」——編者話

其他 | by 方圓編輯部 | 2025-07-18

今期《方圓》繼續以文學作品影視改編為主題,聚焦2024年Netflix推出的《百年孤寂》影集,此作標誌魔幻寫實鉅著的改編取得空前突破。鄧小樺分析該劇成功之處,強調其放大性愛與革命元素,忠於原著精神,僅略微放棄「孤寂」意涵。鄧正健則廣泛探討馬奎斯作品群像及其與拉美文學爆炸的若即若離關係,並從歷史與國際政治解讀其政治指涉,同時反思魔幻寫實的衰退趨勢。

真實幾多錢一斤?——並讀巴迪歐與阿甘本兩本討論真實的著作

書評 | by 朗天 | 2021-08-25

當人們選擇相信自己情願相信的東西,「後真相」(post-truth)文化以幾何級數的方式急速發展,朗天並讀兩本討論真實的著作,從巴迪歐的《追尋消失的真實》書末,建議的三個具體舉措緊抓,見證,同時促成真實的「消失」,再讀阿甘本的《什麼是真實》,對此有更深的理解和感受。

道德之舞︰作為姿態的超越——阿甘本《Karman》中的超卓洞見

書評 | by 朗天 | 2019-04-24

《Karman》直譯就是《業》。書中阿甘本把karman和crimen(crime)並置,這對東方人來說,一點也不陌生,罪業或罪孽並稱,我們一向耳熟能詳。有婦之夫偷情,是種下惡業,這業,既指行動本身,也指行動的後果。種惡業便是會帶來不好的後果,產生壞的影響。世界由業的法則組成,這法則就是因果法則,善業就是善因業果,反之,惡業則為惡因惡果,統稱業報。

在麥難民的墓前,再思自由抗爭的可能——「阿甘本與變向裸命」講座紀錄

報導 | by 致寧 | 2018-07-25

某個無眠的晚上,馬玉江到灣仔麥當勞買漢堡包,自幼長於中國農村的他偶然發現,「與無家可歸的人在一起,有種熟悉感、安全感。」於是他用了一年時間收集麥難民的餐飲單據,做成個展《夜未央》。七月八日的講座「阿甘本與變向裸命」,由策展人朗天主講,他笑言雖名為講座,實則是他小小的個人分享報告。展覽揭示的麥難民現象,觸發朗天思考自由抗爭的可能,他更指出麥難民的生存狀況與我們相距不遠。因為從某種意義來說,「我們都在走向becoming-bare-life的絕望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