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文學理論"

晚期資本主義時代的評論人,及其邊緣的浪漫——訪張歷君談《文學的外邊》

專訪 | by 曾繼賢 | 2025-10-09

也斯當年留下「香港的故事,為甚麼這麼難說?」一問;陳冠中則回應其實不太難說,反正「甚麼都沒有發生」,並指出香港有時更可以成為一種方法。在定位的問題上,香港似乎總是曖昧難分。事過境遷,站於當下視點的我們,可以從何回應?張歷君的最新文學評論選集《文學的外邊》便嘗試回應這個問題,他從自身的成長經歷和版圖建構出一個香港,並以香港文學、二十世紀華文文學和世界文學等三個領域的評論文章,展示這二十年來穿針引線編織而成、屬於自己的文學圖景,以及對認同的反思和理解。

批評,一種香港的姿態:讀張歷君《文學的外邊》

書評 | by 徐雨霽 | 2025-09-10

徐雨霽讀畢張歷君的《文學的外邊》,指出書名「外邊」一詞意涵豐富,既點明香港在華語文學中的邊陲位置,也象徵其作為一種「走向他者」、聯動世界理論的開放姿態。此「外邊」性更是一種批評方法,呼應陳冠中提出的「香港作為方法」的視角,以「視差」重構內外疆界,使〈魯迅「內面」之發現〉一章可謂書中的「文眼」,以魯迅「內面」研究在冷戰香港的發現為核心,揭示曹聚仁與李歐梵在冷戰的特殊語境下,如何突破意識形態的二元對立,開闢「非左非右」的第三條路,構成香港面對中國與世界的文化隱喻。

【新書】洛楓《不合時宜的群像:書寫理論的獨行者》自序——〈暗夜獨行:理論的生命滋養〉

書序 | by 洛楓 | 2025-04-19

香港作家洛楓近日推出新書《不合時宜的群像:書寫理論的獨行者》,書中從理論及經典作者的作品中尋找書寫理論的根柢,探求書寫的內在動力與自我要求,又如何在閱讀氣氛低迷、時代狀況等負面情況下轉而尋找書寫的堅實意志。在自序中,洛楓自言將寫作視為「鎮痛」與「鎮魂」,療癒創傷。受理論大師如詹明信、三好將夫啟發,洛楓以「獨行者」自居,與巴特、村上春樹等同行,在亂世中挑戰主流,堅持寫作的「無用」價值,點亮微光,為時代留下希望。

【已讀不回#30】四哥:唔好過份解讀作品——安貝托.艾可《悠遊小說林》

已讀不回 | by 李康廷 | 2021-01-22

呢個世界公平咩?安貝托.艾可唔單止係一個非常有名嘅學者,佢嘅第一本小說The Name of the Rose《玫瑰的名字》,全世界加埋賣左成五千萬本,後尾仲拍埋電影!而佢嘅Six Walks in the Fictional Woods《悠遊小說林》就教大家點樣先至唔會「想得太多」,過份解讀作品!想知,就要睇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入面四哥如何用佢咁有智慧嘅言論同有D反光嘅眼鏡,安撫緊一直遮蔽住一眾讀者嘅前世陰魂啦!仲有快啲一齊CLS(Like、comment、share)! #李康廷 #李四 #四哥 #好青年荼毒室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安貝托艾可 #悠遊小說林 #文學理論 #Literature #文學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