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出版"

文藝未死得,問題係你睇唔睇——2024重點文藝出版回顧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1

今年文學重點新作不多,倒是很多名家舊作復刻,大家可趁機親炙香港文學歷史,用更沉靜更深刻的方式,進入閱讀。本文檢視今年重點文藝出版,希望大家多多讀書,不論風吹雨打,香港人還是可以擁有自己的對話方式。

牛津大學出版社年度字「Brain rot」出自梭羅作品 反映低質網上內容界對大眾的影響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2-16

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月初公佈了2024年年度字,「Brain rot」從六個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當選,中文可翻譯成「大腦腐蝕」,表達了對於人們過度觀看低品質線上內容的擔憂。

暌違7年 村上春樹長編新作《城與不確定的牆》繁體中文版即將出版 由「村上御用譯者」賴明珠操刀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1-05

村上春樹新作《街とその不確かな壁》4月13日於日本由新潮社出版發行。時報出版社宣布,《城與不確定的牆》繁體中文版即將於11月22日正式出版。早在1980年,村上春樹便在文學雜誌《文學界》發表過中篇小說《城市、及其不確定的牆》。這部在43年前發布的作品,被村上春樹自己形容為「不理想的作品」,從未收錄在出版的書籍當中。村上春樹說到,這本新作是他從2020年3月開始創作,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肆虐之際。「我在疫情在日本開始猛烈爆發的三月初,正好開始寫這部作品,花了將近三年時間完成。這次翻譯由「村上御用譯者」賴明珠執筆。

英國著名獨立出版社Verso Books告急 被破產經銷商欠近百萬英鎊 眾籌火速達標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9-29

創立於1970年的英國著名出版社Verso Books,初以出版左翼理論著作聞名,後來每年出版約 100 本書籍,涵蓋政治、社會學、歷史、文化研究等多個領域,成為英語世界中最大的獨立基進出版社。然而,受發行商申請破產拖累,上周(24日)Verso Books於Kickstarter 網站設立眾籌計劃,目標籌得 10 萬英鎊(約 103 萬港元),以繼續按計劃印刷和出版 2024 年秋季書籍,也可於英國書店銷售幾乎沒有收入的期間,繼續支付員工和日常費用;Verso也讓支持者認捐,換取不同禮品。眾籌目標於26日達成,Verso繼續開放捐助。

獵人書店繼承見山意志 以「由字及興」為題 舉辦第二屆出版銷售場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7-15

​​第三十四屆香港書展周三(17日)於灣仔會展開幕,去年書展有更多內地展商參展,反之中小型出版社則蹤跡難尋。書展以外,去年獨立書店獵人書店,聯同其他獨立書店及出版商合辦「小型出版銷售場」。今年,獵人書店表示繼承已於三月結業的見山書店的意志,以「由字及興」為題,在7月18至21日(星期四至日)再舉行第二屆,希望在貿發局書展外,為讀者創造獨立於體制外的選擇。

《飢餓遊戲》第二部前傳《黎明收割》 小說明年出版 電影後年上映!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7-02

美國知名科幻反烏托邦電影《飢餓遊戲》系列,去年推出前傳電影《飢餓遊戲:鳴鳥與游蛇之歌》於全球斬獲 $3.37 億美元後,早前小說作者蘇珊.柯林斯(Suzanne Collins)與學樂出版集團(Scholastic)宣布,系列最新作品《黎明收割》(暫譯,Sunrise on the Reaping)將於2025年3月18日問世。小說尚未付梓,改編電影已然敲定,製片公司獅門影業(Lionsgate)亦宣布將推出改編電影,同樣由系列三部曲與最新外傳的導演 Francis Lawrence 執導,預計於 2026 年11月20日正式上映。

董啟章電子報《愛虛構》將獨立出版 由虛構作者連載小說 望結集成NFT書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6-23

元宇宙的興起,為藝術、文化或娛樂創作者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去年香港著名作家董啟章乘勢在華文世界開創先河,先後以NFT形式復刻《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心》及出版《自作集 Autofiction》,並開設電子報《董富記快報》,自主管理作品的發佈和收藏方式。近日,董啟章宣佈《董富記快報》其中一個欄目「愛虛構 Fiction Passion」將於七月獨立出版,連載不同虛構作者的創作,冀望能結集成 dBook(NFT 書)出版,以便收集和傳播。

西西《哀悼乳房》英譯出版 旋即引來外國文學界關注 費正華:希望西西看見作品在英語世界產生新共鳴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6-20

西西的文學成就及影響力,跨地域亦跨文化,繼《我城》德譯獲獎後,近日美國漢學家Jennifer Feeley(費正華)英譯了西西於1992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哀悼乳房》(Mourning a Breast),譯本由美國著名期刊《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Books出版,旋即引來外國作家注意,並撰寫書評,繼續回應西西的偉大文字。

陳橋攝影集《鏡頭下的歷史》出版風波整理(更新至2024.0518)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5-20

去月6日英女王榮譽獎章受勳人、香港首代華人攝影記者陳橋逝世,享年 96 歲。陳橋攝記生涯長達 30 年,見證香港多個重要時刻,如中國難民湧港、六七暴動、越南船民、中英談判,後於2006年在溫哥華出版《鏡頭下的歷史——陳橋三十載新聞圖片錄》。其長女陳麗娟於安息禮公開談及父親多年來鬱鬱不快的往事:網台「城寨」、上書局創辦人劉細良未經授權於2017年「再版」父親的攝影集《鏡頭下的歷史》,劉細良後來發出自辯影片否認指控,由此引起一連串爭辯,在「消失的檔案」專頁加入戰團後,相關人士如前記協主席岑倚蘭、紀錄片《消失的檔案》導演羅恩惠等人相繼舉出證辭。鑒於事件為引發文化界熱議,亦是近年文化界一大版權風波,以下整理爭議的來龍去脈及幾個關鍵點,並非意圖對於整個爭議作出完整評價,只為盡可能讓大眾有更多探討著作權的空間,對事件有正面的推動效應。

營運近三十載 獨立出版社「進一步多媒體」宣布結業 丁南僑:就算是進一步不復存在,也會留存在我城的記憶之中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5-13

成立於1997年的獨立出版社「進一步多媒體」有關成員近年離開香港,令業務一度靜止,社長丁南僑今天在社交平台發出結業通告,表示難以再於香港「出版我們理想中的書」,出版社已於2024年5月8日正式結束。

《吐露滋蘭》授權風波完滿落幕 中大中文系致歉 停售文集 感謝校友「愛深責切」 梁莉姿:感謝大家一起點燃這微弱的燭光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5-10

事件持續發酵至今近兩星期,系方於前日(9日)首次作出回應,對涉事作者致歉,承認未有取得所有作者正式授權而付印出版《吐露滋蘭(第三輯)》,並已停止《吐露滋蘭》系列的一切公開銷售。系方表示現正積極跟進事件,將聯絡《吐露滋蘭(第三輯)》所有作者並安排簽署書面授權,亦歡迎此前兩輯的作者聯繫。系方更承諾日後出版同類作品集前,必先徵得作者同意及知會出版詳情,認真處理授權及相關事宜。最後系方感謝各界的關注及「愛深責切」,讓他們檢討疏失,並重申對校友的文藝創作成績與求真精神而感到驕傲。

港台文化界震驚 !中大中文系出版學生文集未獲作者授權 學生作品版權不屬於學生本人?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5-06

著有《日常運動》、《樹的憂鬱》的本地作家梁莉姿,於上月29日在社交平台發帖,表示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於1月出版創作結集《吐露滋蘭》(第三輯),收錄數屆畢業生作品,但全書未曾獲任何作者授權,出版後亦無另行通知作者。梁莉姿曾去信該書主編,但不滿對方的官腔回應,於是連日在臉書出PO抨擊。事件引起軒然大波,包括港台作家及出版界均表示關注,並在帖文下留言及分享,引起連串討論持續發酵,亦已有報章及網媒報導,而中大中文系至今未有作出公開回應。以下整理事件發展脈絡,謹望引起對作者權益與文藝價值的討論,讓同類事件不再發生。

韓國出版》webtoon大爆發趨勢速寫、獨立書店與獨立出版的自我實踐、出版協會用社運影響政策

報導 | by 林欣誼 | 2024-03-31

在影音當道的浪潮下,全世界的出版閱讀產業都面臨巨大挑戰,我們都問要如何抵禦書市寒流,低谷中求生?在韓國卻出現實體書店與出版的熱潮,開啟了有別於傳統出版的新市場。今屆台北書展舉辦「韓國出版的活力」論壇,邀請三位韓國專家現身說法,分從韓國的webtoon(網路漫畫)和Web novel(網路小說)熱潮、社區書店與獨立出版、圖書定價制等三方面,分享韓國出版界的發展,由此或可觀照我們本地的去向。

獨立書店在現代社會的傳播意義——回應蔡志浩的「只逛不買」

其他 | by 李達寧 | 2024-03-25

最近一位台灣的「獨立書店訪視員」寫了一篇奇文,說自己不買實體書,業界嘩然。文化部適時回應,即時停止其職務,也是恰如其份。筆者以為,該訪視員最大的問題並不是發願不買書,而是行文之間,顯見他根本不懂書,不懂書業,更不懂書及文化的重負。這樣的人物,實在有負民望。

馬奎斯最後遺作《八月見》出版 首次以女性主角書寫生死愛慾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3-08

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代表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西亞.馬奎斯(García Márquez)逝世至今十年,在其誕辰3月6日全球同步出版其最後遺作《八月見》(En agosto nos vemos)。書名遙遙呼應與妻子的生死之約,此作更是馬奎斯首次以女性主角書寫生死愛慾,繁體中文版沿用葉淑吟翻譯,由皇冠文化出版。

台灣民藝出版第一人《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逝世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3-04

被譽為台灣民藝出版全方位成就的第一人,《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在今日(4日)逝世,享壽80歲。他的作家好友楊渡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指,於今晨收黃永松兒子的簡訊,說父親因肝昏迷住在加護病房多日,並於今日凌晨4點30分辭世。楊渡表示,「黃永松是民間工藝、表演藝術、民俗文化、廟宇建築、古蹟保存、歷史真相等的傳承人,也是守護神。如今,守護世間的神仙,功德圓滿,要回去天庭了。願天上神仙一起來守護他,伴著他遠行。」

《明周文化》出版三十年今迎來告別號 下期將與娛樂版合併 重返一書一冊模式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2-26

在《明周文化》第2882期的編者話中,總編輯林栢昌宣布從下期開始,《明周》將取消一書兩冊的模式,即Book A 娛樂版與Book B 文化版合併,然後以全新形象出版,結合《明周》網站、社交媒體和視頻平台的特色,帶來更多獨家內容。《明報周刊》自1995年以一書兩冊模式營運,《明周文化》出版三十年來提供時尚生活美學資訊,組成無數社會文化專題,消息傳出後大眾與文化界人士紛紛道不惜與感謝。

【2023・回顧】新書多珍重——2023年香港文學重點出版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1-03

自疫情解封後,市民紛紛離港消費,本地經濟持續下滑。根據入境處數字顯示,聖誕四日長假期間,合計逾140萬港人北上及外遊,不但香港零售及餐飲業大受打擊,聖誕檔期電影票房亦錄得20年新低。今年書業亦彷彿迎來寒冬,生意額大不如前,近月獨立書店更屢受打擊。在這時刻,買書除了是精神的滋養,也能給予作者、出版社及書業實際的支持。「虛詞編輯部」特意精選年度重點文藝書籍,羅列2023年不容錯過的佳作,在新一年,願好書有好報。

在窄路之中編書 做一顆會發光的微塵——訪中華書局編輯葉秋弦

專訪 | by 王瀚樑 | 2023-11-30

今年獲得香港出版雙年獎「新晉編輯獎」的中華書局編輯葉秋弦,在成為編輯之前,本身亦是文學作家,曾經著有《綠皮火車》一書。她形容自己平日工作是做書,閒餘的時候便寫字,寫不出來的話便閱讀,尤愛黃碧雲、潘國靈、西西、蘇偉貞、童偉格等的作品。由成為作家,到入行做編輯以至獲獎,一切的起點,是源自她對文學的熱愛。在這個文字、書本愈被輕視的時代裡,她堅持腳踏實地編一本書,因為這是她能夠做到「最卑微的一件事」。

別問出版社和書店為何倒閉

其他 | by 譚劍 | 2023-10-30

現在整個實體書市場不管出版社、發行商、書店都只是在賺微利。 一個讀者買一本書省下幾十塊錢,但出版社用同一價錢賣一刷書(假設二千本)卻少賺幾萬塊錢,那就可能是一個員工的月薪。

【新書】《危脆生命》——〈無限期拘留〉(節錄)

書序 | by 朱迪斯.巴特勒 | 2023-09-29

2002 年3 月21 日,美國國防部與司法部頒佈新的軍事審判機關指導方針,指示美方該如何審判被拘留在美國與關塔那摩灣的囚犯。這些拘留案件中最令人驚訝且持續引起眾人關注的,是大多數戰俘皆無權諮詢法律顧問,也無權參與審判程序。新的軍事審判機關並非阿富汗戰俘有權參與的法庭。某些人會接受審判,而某些人不會。本文書寫之際,美方剛宣佈:650名被拘留超過一年的犯人中,只有六人會接受審判。《日內瓦公約》(Geneva Convention)規定的諮詢權、上訴管道與回國受審等,皆不適用於關塔那摩灣的戰俘。而美國雖然主張塔利班亦受《日內瓦公約》保障,但卻同時說道,塔利班就如同關塔那摩灣的囚犯一樣,並不符合戰俘地位。

【新書】從地誌到樂文──《樂文誌》出版前記

書序 | by 陳智德 | 2023-08-04

本書由三卷形式體制不同的散文組成,卷一從歌曲到文學、從文學到電影、從歌手到樂人和填詞人、從歌詞分析到時代文化與個體生命的抒懷,細述一重又一重的歌曲與文學文本的互涉。卷二書寫音樂與文學與人生的隱然聯繫,以至幾段時代變遷與個人成長的軌跡。卷三從舊唱片和舊書刊的復刻、文學舊作的重寫及「香港字」的文化復刻,展望文藝的前景與可能。

【書展開幕】中小型出版社大減 獨立書店體制內外各尋出路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7-21

第三十三屆香港書展周三(19日)於灣仔會展開幕,是自疫情復常後首個書展,主辦方貿發局預計入場人次會比往年多。今年書展有更多內地展商參展,反之中小型出版社則蹤跡難尋。不過也有書店於今年首次參展,期望令讀者可在書展中發掘獨立出版書籍。而在書展以外,亦有獨立書店及出版商自行舉辦「小型出版銷售場」,為讀者提供接觸本地出版的另類選擇。

【附完整名單】第四屆香港出版雙年獎公布得獎名單 西西詩集《動物嘉年華》獲出版大獎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6-21

今屆「出版大獎」及「最佳出版獎」(文學及小說)均由西西著作、何福仁主編的《動物嘉年華:西西的動物詩(中英雙語版本)》奪得。而「優秀編輯獎」得主為《保育黃霑》責任編輯寧礎鋒。今屆增設的「新晉編輯獎」則由《由電線車說起:駛過百年的軌跡》責任編輯葉秋弦獲獎。

在變幻之中保存真實——地區出版圖書館「臨時庫存」

專訪 | by 王瀚樑  | 2023-06-01

老店倒閉了,街道的招牌變換了,霓虹燈牌拆了下來,整個社區也可以被重建,所有記憶都仿似再無憑藉。當人們每天都在電視裡放聲高呼香港故事,她卻走進富德樓,開辦小小的地區出版圖書館——「臨時庫存」,收藏超過二百本地區出版刊物。在這裡她不談「香港」,只講社區。在這些地區出版中,她看見人在此地生活的真實面貌。

《天工開物》復刻出版NFT書 董啟章盼新模式開出自由之路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4-25

過去一年,NFT、元宇宙的興起,為藝術、文化或娛樂創作者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造了新的市場和營運模式。NFT能否同樣為文學出版帶來轉變?香港作家董啟章與台灣飛地出版社一同探索這種全新的出版方式,將小說《天工開物.栩栩如真》以NFT書的形式重新出版,讀者可在網上購買限量1000本的NFT書,並在電腦、平板或手機上閱讀。在NFT、區塊鏈、虛擬貨幣的世界上,開始文學出版的一場實驗。

暌違6年 村上春樹長編新作《城市及其不確定的牆》出版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4-17

村上書迷久候了,村上春樹新作《城市及其不確定的牆》(《街とその不確かな壁》,暫譯)4月13日於日本由新潮社出版發行。這本耗時近三年完成,達672頁的作品,是村上春樹自2017年《刺殺騎士團長》出版後,相隔六年首次推出的長篇小說,書迷當然引頸以待。

求同存異,兩地文學人為時代尋找新出路:記「融合理性與感性,交換美好與感傷——香港作品在台灣出版」座談會

報導 | by 李紹基 | 2023-02-15

近年有多本香港作品選擇在台灣出版,這個現象促進了兩地出版界之間的交流融合,同時造就了更多合作上的新契機。2023年台北國際書展的第一場主題廣場之講座,以「融合理性與感性,交換美好與感傷——香港作品在台灣出版」為題,邀得「春山出版社」總編輯莊瑞琳和「2046出版社」總編輯鄧小樺就著香港作品近年在台灣出版的觀察,交換了關於兩地出版業的不同想法與實況分析,並提出展望,同場還有台灣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委員會召集人、藝評人謝佩霓擔任主持人。

走過台灣書店30年,接下來的路在哪?資深書店人的回望

現象 | by 羅玫玲 | 2023-01-12

資深書店人羅玫玲自1991年進入書業工作,經歷了台灣書店最後的黃金時代,見證過此後的風起雲湧。30年行來,儘管有不少書店已急流勇退,但新血仍不斷萌生。透過一手觀察及各項統計數據,羅玫玲細數網路興起普及後書店的流變,涵蓋實體與網路書店,勾勒出數位時代的書店現況與質變。文末並有詳實附錄,彙整自19世紀末以來,百餘年間台灣書業的消長形貌,邀請新舊讀者回望台灣書店與時代的變遷,思索書業的未來契機。

業主突指違反條款終止租借 「第一屆香港人書展」被迫取消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07-13

原定明天(14/7)開始在銅鑼灣Mall Plus商場舉行的「第一屆香港人書展」活動,主辦方之一、山道出版社負責人楊子俊表示,收到業主書面通知,指他們涉違反租約,須即時撤走場內所有物資,主辦單位宣佈「香港人書展」取消舉辦,並會保留民事追究權利,明早十時前再公布替代方案。

【無形.防空洞與避難所】Slava Ukraini,出版是我們的武器︰訪兩本烏克蘭戰爭書編者

專訪 | by 蘇麗真 | 2022-05-25

俄烏戰火綿延兩月,獨立廣場的藍黃星海,被蹂躝成一片頹垣敗瓦,怵目驚心的戰爭暴行,令隔岸觀火的台、港人民同仇敵㑶。港人在台灣成立的 1841 出版社,趕編出華文世界首兩本有關烏克蘭戰爭的書籍,並向烏方捐出港幣十萬元。《無形》越洋訪問兩書編者鄧小樺和孔德維,了解成書過程經歷的種種,亦為反抗者的意志留下札記。

【2021・回顧】無力時更要看書,2021本土重點出版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2-01-06

讀書永遠都有意義,覺得無力時,更加要看書。「虛詞編輯部」特意精選年度本土重點出版,羅列2021年面世的人文藝術佳作,藉著好書的分享與推介,讓各位在亂世中為自己好好裝備。

【文藝Follow me】個人詩集與時代意義 雄仔叔叔《Some Kind Of A Mood》出版人彭倩幗:盼能連接年輕人

文藝Follow Me | by 黃桂桂 | 2021-09-26

彭倩幗把阮志雄(雄仔叔叔)的詩集《Some Kind Of A Mood》封面的卡式帶拆下來,插進辦公室的卡式帶播放機內,透過播放機的透明窗口,看到卡式帶上的塑膠帶緩緩旋轉,轉了數圈,轉出了一陣悠揚的歌聲,唱著: we have no word means we have one word say, love

【復刻出版】鄧小樺《斑駁日常》復刻新序:些許斑駁,亦成歷史

書序 | by 鄧小樺 | 2023-04-26

《斑駁日常》最初出版於2008年,此後一直未有重印,如今復刻,如鄧小樺於新序所言,於黑暗的潮水之中,過往的一切都有了無上的價值,些許斑駁,亦竟成為歷史。而被改變的,正是我們的日常。

【文藝follow me】蜂鳥出版開書店:「希望給人一個寧靜的空間」

文藝Follow Me | by 李卓謙 | 2020-12-23

香港搞出版從來唔容易,呢一間獨立出版仲可以上樓開書店添﹗今次邀請到蜂鳥負責人Yannes分享下蜂鳥既理想,點解仲要出書呢?提提大家,佢地係今年六月已經開始係PMQ有限定書店,想支持吓既書迷唔好錯過啦! #蜂鳥出版 #香港出版 #書店 #獨立出版 #PMQ #藝術 #創作 #書寫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文藝follow me」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

【二十一世紀極權】《暴政史》書摘

其他 | by 轉載 | 2020-09-25

由於缺乏約束,專制政府權力會不可避免地愈來愈自我膨脹,這也一定會在警察權力和秘密行為的擴張上顯示出來。

【復刻出版】強悍的虛擬世界──再談崑南《天堂舞哉足下》

書評 | by 勞緯洛 | 2020-08-27

鄭政恆曾評論《天堂》道:「從倒置中,在破壞傳統與擺脫命運的同時,人便得到一個嶄新的境界與視域。」我認為此話是準確的。正如崑南在書裡明示:「我在我思或我思我在,最後應是我變了另一個從未思維過從未存在過的我。」《天堂》裡展現出其強悍的書寫意志,是為了積極地尋求逃亡路線(ligne de fuite),始終以書寫持行流動變向的姿態,而奮力抗衡於現實社會結構與文化常態的惘惘威脅。故此,何游始終否定他是在逃避,而是在尋覓新的可能,猶如尋覓新的武器對抗時間的壓迫。的確,時間的焦慮亦是《天堂》的一大命題。正如德勒茲指出的,存有緊握其生之本能,則非直面時間不可,時間有兩面:一面是現存之活,一面是預定之死。而所謂的活跟死並非作為按線性時間先後發生的獨立事件,而是在活的時間啟動之際,它就共時地包含並揭開了(另一個)死的時間。如此,何游/何戲的精神分裂狀態,似乎就是在對應多個時間流同時並存的(嶄新的)可能性。

【無形・偷】重返現場

散文 | by 淮遠 | 2020-08-10

就像偵探片的偵探常說的「罪犯總愛回到現場」那樣,第二天我重訪書店,主要是想看看老頭可曾發覺失了一本書。

【辰衝書店】辰衝最後一天,懷緬的是甚麼?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0-08-06

辰衝結業,有人視之「一個時代的結束」,在沒有網絡、中文翻譯匱乏的年代,辰衝就是他們接觸外國文化與藝術的一扇窗;但亦有人強調不必留戀,因為辰衝經營不善,售書質素每況愈下,與時代脫節,早已衰亡。雙方各有執見,究其所以,辰衝值不值得懷緬?

【辰衝書店】談一間英文書店的結業或轉型

其他 | by 彭依仁 | 2020-07-31

辰衝早在十多二十年前就已經萎縮成植物人了,換句話說,辰衝早就應該進入歷史故紙堆裡。

【復刻出版】崑南《天堂舞哉足下》新版序:崑崙懸圃 其尻安在

書序 | by 崑南 | 2023-04-26

時間證實了一切,香港確實變了香港錯體版,回歸後的香港再不是本體的香港。

一個獨立發行商的告別式:里人文化LAST DAY

報導 | by 陳芷盈 | 2020-03-04

「即使清倉,也不等於做特賣場,買賣書籍是一件很莊重的事。」或許一間書店就應如此,在最後一天既要帶給讀者一趟有生命力的歷程,也要讓書本有尊嚴地離開 。

企鵝出版時代的終結

其他 | by 彭依仁 | 2020-01-14

這些大集團不會明白到,對讀者來說,這些傳統出版社在電子化年代唯一的優勢,就是努力維持其出版品牌的獨特性,及在出版書藉的編輯、製作及銷售工作方面,與讀者建立最直接、最個人的關係。

尊子出版歷年作品合集:「董建華不難畫,梁振英最難畫」

專訪 | by 忤尚 | 2021-09-27

對他來說,「董建華那個年代並不難畫,因為都是『懵懵哋』,可以拿來搞笑。曾蔭權時代較平穩,因此畫得比較少。到了梁振英,中港衝突便特別明顯。因為(政治問題)已經不是他自己一個的問題,而是反映了整個中港形勢的轉變。」他特別指出,梁甫上場,他已知道要小心。因為梁與前面兩任特首都不同,「很會包裝,很會轉移視線,(處事手法)比較現代一點,懂得心戰、操控宣傳,高級很多。要怎樣去破解他的說話,然後很快將它表達出來,對新人來講則較難。」

向邱騰華默站抗議 出版界:抵抗無形恐懼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1-12-09

「第二屆香港出版雙年獎」頒獎禮,已於前天(7月17日)首日的香港書展舉行。典禮嘉賓、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致辭期間,有出席人士默站抗議,身穿黑衣,舉起「撤回惡法」、「抗議警暴」、「反對監控」、「出版自由」及「推雙普選」等白底黑字的紙牌,向政府表達不滿;邱騰華沒有因示威中斷發言,典禮之後,僅以一句回應傳媒:「香港是擁有出版自由,表達意見的社會,社會大眾可用和平方式表達訴求。」「第二屆香港出版雙年獎」頒獎禮,已於前天(7月17日)首日的香港書展舉行,不少獨立出版社亦有幸獲獎。典禮嘉賓、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致辭期間,有出席人士默站抗議,身穿黑衣,舉起「撤回惡法」、「抗議警暴」、「反對監控」、「出版自由」及「推雙普選」等白底黑字的紙牌,向政府表達不滿。邱騰華沒有因示威中斷發言,典禮之後,僅以一句回應傳媒:「香港是擁有出版自由,表達意見的社會,社會大眾可用和平方式表達訴求。」

記「黑書眾」2019──出版之必要

報導 | by 忤尚 | 2019-05-15

「黑書眾」的氛圍親密,前來的人彷彿在交流以前已就各類社會議題早有共識。繼2017年首次舉辦後,「黑書眾」於今年勞動節前夕進入第二屆,仍以「紛雜眾色」、無所不納的黑色為主題,志在成為為所有階級、種族、性別人士──所有人而設的書展,以擺賣小誌、小書(chapbook)等形式的獨立出版物為主,參展者來自香港、廣州、武漢、峇里島、首爾、倫敦等地,足見小誌相關的活動節早已不是英美各大城市的專利,近年於東南亞地區更是愈趨盛行。

【世界閱讀日專題】版權之難:還記得馬奎斯對中國的怒吼嗎?

其他 | by 虛詞編輯部 | 2019-04-25

1990年,在中國就發生了一起舉世矚目的版權公案。當年拉美魔幻寫實代表人物馬奎斯到訪中國,發現書店到處都陳列著各出版社擅自出版的《百年孤寂》、《霍亂時期的愛情》等作品,深感憤怒,並決絕地留下一句:「有生之年到死後一百五十年,不會將自己作品的任何版權授予中國的任何一家出版社,尤其是《百年孤寂》。」

2018回顧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19-01-25

港珠澳大橋啟用、高鐵通車、蓮塘口岸落成、中史獨立成科……2018年,香港社會、經濟以至民生,每一天都在經歷重大轉變,文學和藝術作為一個地方的軟實力,過去一年的發展,又反映了甚麼樣的社會面貌?《刺殺騎士團長》被禁、馬建被拒絕、西洋菜南街被殺,正面衝擊創作自由之餘,一位又一位作家、導演、演員、藝術家甚至是科學家和廚師的逝世,彷彿都在暗示著一個時代的沒落。「虛詞」作為後起的文藝媒體,有責任記錄歷史和事實,一方面盤點過去一年重要之出版,另一方面也捕撈了滄海遺珠,將好文再呈讀者眼前!

發射火箭(代序)

其他 | by 樊善標 | 2019-01-04

火箭的構造很簡單,只是把火藥塞進一根圓管裡,尾部伸出一條引線。不過發射需要一定的技巧,我們分兩階段點燃引線,第一次點燃後,讓火箭飛一段距離,接著第二次點燃,才能成功發射。關鍵是怎樣確保第一次點燃後,火箭飛到特定的位置,在不容許偏差的時機第二次點燃。

【2018・回顧】少量星辰也成星座——2018香港文化出版現象概述

2018.回顧 | by 鄧小樺 | 2018-12-29

有人覺得2018年的出版有點乏善可陳,但年終不妨寫一寫提一提組一組,組成星座式的板塊,可供鳥瞰;儘管肯定掛一漏萬,也希望給有心的出版社打打氣,推動一些書籍。本文立足點由文學出發,旁及一些語言、歷史及文藝書籍,主要談香港而也涉及一點台灣,不免貪多務得而定有遺漏,歡迎識者補充,大家多交流。

【虛度年華.四六】杜拉斯:「我遺憾出版《廣島之戀》。」

四六 | by 虛詞編輯部 | 2018-11-23

1960年,瑪格麗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46歲。這年,她將《廣島之戀》的劇本出版了。然而,這卻是一個迫於無奈的決定。本來,《廣島之戀》的編劇不是杜拉斯,她可能是西蒙.波娃,也可能是佛蘭西絲.莎崗(Francoise Sagan)……

出版界海盜出沒注意!巧立名目壓榨作者

現象 | by Nathanael Liu | 2018-10-08

近年是人人可以搞出版,門檻降低難免良莠不齊。以本地眾籌出版平台作招徠的出版社「出一點」,自書展期間爆出拖欠多位作者的稿費及版稅,被指「乞兒兜中拿飯食」,至今餘波未了。繼《香港夜雪》作者熒惑牽頭於上個月(9月5日)發出「最後通諜」,以《致出一點文創有限公司的一封公開信》力求對方回應之後,事隔一個月,「出一點」還未有任何回應,一眾被拖欠稿費與版稅的作者,只能保留法律追究的權利。電視廣告都有賣:「騙徒手法層出不窮」,無論是作者還是出版界業者,都應對類似現象有所警惕,多注意合約細則,杜絕下一個「出一點」誕生。

沉默的可能

書評 | by Edith So | 2019-01-03

沉默,及作為其相反觀念的發聲、行動,均是文學中長久深遠的話題,其延展面廣闊,涉及不同層次與範疇。沉默,並不只代表無言;它指涉多重層次的思考,反可能凝聚成一股定力,甚至一種反向力量,一種逆反姿態,去制約盲從,令我們不至被社會浪潮推湧失向。沉澱、醞釀、發酵,文學正以其沉思本質,給予我們開闊的視野——於是我們仍可透徹觀察,而又不失行動能量。而當我們在文學中談論沉默,其實是在談論沉默與發聲之間的種種可能。在某些時候,沉默更可能成為焦點,引發諸種不同的聲音與討論。

【無形.劉以鬯的陌生人】憤怒的賣文者劉以鬯

其他 | by 陳滅 | 2018-08-10

除了道盡賣文者的處境,《酒徒》也是一篇力求創新的小說,那醉醒循環,夢幻、現實與回憶交錯的意識流敍事結構、 開篇首句即為「生鏽的感情又逢落雨天,思想在煙圈裡捉迷藏」這樣的詩化語言,在六十年代報刊大量公式化的言情、軟性文藝之間,顯得格外矚目。

編輯的存在與文學的自由

其他 | by 鄧小樺 | 2019-01-03

關於圖書館擅改得獎文章事件,雖然圖書館已經接觸相關得獎者表示歉意,好像已經塵埃落定,但難得編輯工作原則有人關心,我就在之前的臉書發言基礎上再講幾句,以讓更多有志出版業的朋友可以參考討論,在我們現有的基礎上再求進步。

從《春在綠蕪中》到《遺恨》——今昔鍾曉陽

書評 | by 陳進權 | 2019-01-03

自2014年出版《哀傷紀》後,鍾曉陽再推出新作《遺恨》。 說是新作,但又非全新創作,如《哀傷紀》内分別收錄的〈哀傷書〉及〈哀歌〉,〈哀傷書〉是重寫〈哀歌〉;這次推出的《遺恨》則是重寫1996年的《遺恨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