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版《感官世界》香港上映 無尺度性愛影射政治與人性

影評 | by  馮曉彤 | 2021-05-24

軍人整齊地步操著,四周掛滿日本國旗,這是軍國主義的年代。然而,一名年約四十的男子沒有當兵,反而他懦弱地逃到房裡,也不理會其他人怎麼看他,只管與女伴翻雲覆雨地做愛,搖搖晃晃,半張著口,像慾求不滿。

大島渚電影《感官世界》取材自1936年的阿部定事件,講述一對情侶每日都沉溺於性愛的歡愉中,並大膽嘗試各種性癖,包括把蘸了分泌物的魚生吃進肚、與滿頭白髮的老婦性交、把雞蛋塞進陰道等。《感官世界》真實地呈現人類的變態,並成為世界經典電影之一,後世亦以政治隱喻及反叛的意識形態進一步解讀作品。

百老匯電影中心的重映計劃BClassics,今年5月底為香港觀眾帶來數碼修復版,絕無刪剪內容及畫面打格,首四場已全院滿座。


他人凝視與觀眾自我投射

雖然《感官世界》涉及不少性愛場面,但很多觀眾指他們沒有生理反應,下體似乎不太享受電影。《感》與一般A片不同,它刻意設定成這樣希望觀眾集中於議題及意識形態,多於色情美學。因此,主角在床笫纏綿間時,多有第三者存在——可能是侍茶的婦女、藝妓、打掃房間的清潔工,他們用眼觀察,顯得旁觀且事不閞己,同時,不太理解男女主角的內心思想,就像影院裡的觀眾。

他們提出觀眾好奇的問題,例如房間傳來分泌物的惡臭,主角能忍受嗎?或終天沉溺性愛,真的可以嗎?這個妨礙事情的角色存在,跟觀眾較易連結起來,使他們自我投射在那些旁觀者之上,而非代入享受性愛中的主角。

房間是被他人凝視及妨擾的場域,世俗目光無孔不入地滲透。然而,主角仍堅持自我,忠於自己的本性慾望和忌妒心。


《火口的二人》:Everybody's gonna die,不如做愛?




未被政治沾污的私人世界

《感官世界》涉及政治的篇幅不多,然而所用的意象是極為明顯的。其中一幕,是一個小孩用日本國旗戳一個臥倒地上的老人的下體,代表國家對人的迫害;另一幕是男主角對軍隊不屑一顧,與他們向相反方向走,意味對軍國主義的不認同。

除了這些明顯的象徵,《感官世界》中的主角更似是在日本擴張的世代中自我封鎖起來,活在一個官能至上的世界中,處於與外邊社會完全斷絕聯繫的狀態。除了因為男主角沒有從軍,終日沉溺性愛之中,也因為電影涉及幾十場性愛場面大多在房間進行——一個未被政權染指的地方。

受六七十年代反戰思潮影響,《感官世界》背後的意識形態就是「make love, not war」,語帶相關地呼籲做愛/製造愛意,而非恨意或戰爭。性愛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在反烏托邦小說《1984》裡,共產統治卻嚴禁人民相愛而結婚,或發生性行為:「The sexual act, successfully performed, was rebellion. Desire was thoughtcrime.」在高壓約制的社會下,性愛變成一種反抗的情緒,就像《感官世界》中的呈現手法一樣。


毀滅將一切昇華 至死追求永恆

到後期,主角愈發追求更刺激官能的方法,包括進行窒息式性愛,冒著失去性命的風險以圖達至極端高潮,故事最終以女主角勒死並閹割男主角收結。

女主角時常手持利刀武器,多次想傷害男主角的身體;也曾表示如果閹割,他就永遠不能與正室妻子或其他女性做愛,可以完全屬於女主角一人。我們不難理解她最後採取的行動,無非因為對於他具有性功能且可以其他人做愛,而感到無比妒忌和憤怒。

對傳統日本人來說,殺人就像一種永久保鮮方法——例如武士切腹自盡,以後就不能作出不忠的行為;同樣道理,男主角死去,就沒可能背叛或離棄她。導人致死看似手法消極,但在觀念上卻是積極地保存忠貞。

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金閣寺》當中的毀滅心態也跟電影類同——它講述一個自卑的僧侶,因為太喜歡金閣寺,所以把它焚毀燒焦,如同一場昇華,讓它於「毀滅後永恆存在」。世事與人都是容易改變的,唯有破毀與死亡是絕對。電影中對於慾望的理解有不同層次,起初是情慾,漸漸是支配慾,最後是龐大如黑影的佔有慾,把主角吞噬。


【虛度年華.廿八】三島由紀夫︰從禁色啟航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馮曉彤

不想自我介紹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周處除三害》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4-05

堂郎

小說 | by 李俊豪 | 2024-04-05

一個清明,和無數個

散文 | by 王崢 | 2024-04-03

臺灣現代攝影之父張照堂離世 享壽81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4-03

以後

散文 | by 黃戈 | 2024-04-06

【無形.同病相連】太空漫遊

詩歌 | by 陳康濤 | 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