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木送》由導演韓潔瑤和攝影師傅俊偉歷時 5 年拍攝,深入記錄新界古洞北志記鎅木廠的最後時光,亦記錄了老一輩木工匠人的堅持與奉獻。志記作為香港最後一間鎅木廠,卻面臨收地的本土故事,背後是香港新界北部的發展,帶出保育與環保的省思,更關乎人、物、地方的生老病死:人的生命循環、木的生命價值、一個鄉村何去何從。
《木送》不但記錄了負責人王鴻權(權哥)一生懸命的所在——志記鎅木廠,而且折射本土工業史的木紋與脈絡:在經營的73 年間多次讓路於城市發展。志記命名自王鴻權的父親王志,鎅木廠的故事就始於1947年,從北角搬至柴灣,再在柴灣三遷,又北移上水古洞北。它見證了香港戰後復甦、經濟騰飛的七八十年代,及至九七後處理舊木塌樹,開始轉型為環保產業的中堅;當古洞北、粉嶺北、打鼓嶺(坪輋)被列為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一部分,志記鎅木廠面對收地限期2022年9月13日,不得不迎向清拆的終途。
此記錄片的製作團隊只有導演韓潔瑤和攝影師傅俊偉兩個人,他們在2018至23年期間拍攝志記鎅木廠的故事。兩人在欠缺資源下需要包辦拍攝以至放映的行政工作。韓潔瑤曾任職傳媒多年,首次參與拍攝,並花了一年時間一腳踢後製:筆錄抄寫海量毛片、剪接、字幕、翻譯、設計片題等;傅俊偉是資深新聞攝影師,獲獎無數的他第一次拍紀錄片,但鏡頭下依舊飽含力量和感情。
《木送》作為獨立製作的紀錄片,無商業機構及老闆支持,放映由個人推動。該片10 月在「香港亞洲電影節」首映,兩場放映逾 300 位觀眾入座。影評人家明觀影後,認為導演韓潔瑤由拍電影的外行到拍成一齣紀錄長片,擁有驚人的毅力。志記鎅木廠及權哥的故事令人肅然起敬,權哥很可愛,能言善道、有理有節。
在香港亞洲電影節的映後談中,韓潔瑤稱自己拍攝時「雞手鴨腳」,於後期製作時更要用YouTube自學剪接。但她看見權哥在面臨清拆時沒有放棄鎅木廠,所以自己也沒有放下鏡頭,一路跟著權哥拍攝,旨在透過本片表現「個體生命的力量」。她想不到自己在商業電影市場,成為一個實驗者、體驗者與觀察者。傅俊偉指拍攝《木送》時,想起自己三十年前一份要拍攝九龍城寨的功課,希望能為社會留下記憶,拍下這份歷史。該片將於今年1月10日,在高先戲院舉行「特別場」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