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奇幻文學作家,暢銷小說《美國眾神》、《怪誕隨意門》以及《睡魔》作者尼爾·蓋曼(Neil Gaiman),自去年七月起陸續被多達十名女性指控性侵,當中包括其保姆、管家、書迷,以至作家茱莉亞霍布斯邦(Julia Hobsbawm)。他日前發聲明回應事件,堅稱自己「從未與任何人進行非自願性行為」,強調不接受自己作出任何暴虐或非自願性行為的指控,也不會承認自己沒做過的事。
Nexflix最近上映的影集《馴鹿寶貝》(Baby Reindeer)在英國爆紅,更在Nexflix十大英語電視節目中排名首位。影集由蓋德(Richard Gadd)自編自演,改編自其同名自傳獨腳劇,講述他年輕時被一位女性「瑪莎」跟蹤和被業界權威人士性侵的真實經歷。除了事件的倫理問題外,臺灣著名律師作家呂秋遠在社交平台發表意見,認為影集的重心,不在於呈現加害人有多可惡,而是提及了很多被害人的內心剖析。一些面臨跟蹤騷擾、性侵案件的被害人,會將不幸事情的發生歸咎於自己能力不足或犯錯所造成,由此自責,內化為自己的責任。香港網絡上亦有不少女性表示曾被跟蹤騷擾,呂秋遠的觀點可以告訴受害者們,抱有那些混亂的思緒和想法「不是你的錯」,也讓我們看完這部影集後,思考更多,成為值得他人信賴的求救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