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界限書店"

「黐線」是否才是城市的常態?——張婉雯X永若晴《有心人》新書分享會

報導 | by 朱樂兒 | 2025-07-02

作家張婉雯出版《有心人》一書,她與作家永若晴在新書分享會上對談。張婉雯分享她取材並未刻意設計,大多源自於生活片段的聯想,可以是一個鬼故,亦能是一段陌生人的對話,如〈怪我過份美麗〉中以屋邨鬼故、屋邨缺乏私隱的特點及小孩視角創作而成。永若晴指出書中角色大多與社會邊緣族群有關,卻無任何的標籤字眼,張婉雯解釋每個人都是獨立而複雜的個體,「冇人係完全正常,都冇人係完全黐線」,過多的預設判斷只會削弱其特質,也限制讀者的想像空間。與過往以男性敍事為主的作品不同,《有心人》轉向女性視角為主軸,張婉雯坦言這些角色滿載她的影子,寫作成為她疏理情感、直面真我的途徑。相較於較主流、帶知識分子氣質的《微塵記》,《有心人》更顯小眾與「黐線」,宛如專輯中的B-Side,展現出張婉雯狂放不羈的一面。

「男登大雅之堂」黃裕邦、陳柏煜、馬翊航——詩人對談紀錄

報導 | by 翟彥君 | 2025-03-17

睽違六年,香港詩人黃裕邦出版中譯詩集《微賤》(Besiege Me),集中英詩〈台北101〉贏得澳洲的 Peter Porter Poetry Prize詩歌獎。三月九日,黃裕邦攜《微賤》的中譯作家陳柏煜、作家好友馬翊航,到界限書店舉行詩集對談分享會,以五個提問為軸,圍繞《微賤》、《假城鎮》、《地下室錄音》談論有關創作及身分的感悟。

【書展開幕】中小型出版社大減 獨立書店體制內外各尋出路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3-07-21

第三十三屆香港書展周三(19日)於灣仔會展開幕,是自疫情復常後首個書展,主辦方貿發局預計入場人次會比往年多。今年書展有更多內地展商參展,反之中小型出版社則蹤跡難尋。不過也有書店於今年首次參展,期望令讀者可在書展中發掘獨立出版書籍。而在書展以外,亦有獨立書店及出版商自行舉辦「小型出版銷售場」,為讀者提供接觸本地出版的另類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