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近日聯繫超過500位影視產業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邀請他們從2000年起嚴選心中的至愛,評選出21世紀100部最偉大電影,以梳理千禧年後電影藝術的軌跡。南韓導演奉俊昊的《上流寄生族》榮登榜首;華人導演則有兩位共三部作品躋身前二十名,其中王家衛的《花樣年華》作為香港唯一代表,位列第四;李安憑藉《臥虎藏龍》及《斷背山》位列第16及第17位。
愛意是人類最寶貴且珍重的情感,並由此誕生出因愛而生的情人節。愛情作為人類複雜的情感,讀者又可否從電影中獲取怎樣的感悟,豐富及改善自己的愛情觀呢?《虛詞》編輯部邀請麥曦茵、月巴氏、陳煒舜、鍾雪瑩,分享他們情人節的私藏片單,讓讀者一窺他們的愛情世界。
馬田 · 史高西斯是美國著名電影導演、監製、編劇和電影歷史學家。曾執導過多部里程碑電影,例如《窮街陋巷》(1973年)、《的士司機》(1976年)、《蠻牛》(1980年)、《喜劇之王》、《盜亦有道》(1990年)和《賭城風雲》(1995年)等等。他曾在《帝國雜誌》的採訪中提到,比起他一生所了解和熱愛的那些電影,他覺得漫威電影不是電影。他認為,電影是關於啟示的——美學、情感和精神上的啟示。它是關於人物的——人的複雜性和他們矛盾的、有時是悖謬的本質,他們可以彼此傷害、彼此相愛、突然面對自己的方式。他說自己既是電影創作人,也是電影的學生。虛詞編輯部整理了他所提及的125套心水電影,一同從這些經典之作中感受他對電影世界的理解。內文附完整片單。
ifva 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於 3 月 2 日至 11 日舉行,虛詞編輯部精選三套放映作品與各位分享,分別為楊光宗《極樂招財貓》、崔紹輝《煨燼》和譚善揚、胡天朗《群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