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昨(13日)公布第31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五個獎項及十部推薦電影,當中「最佳電影」大獎由鄭保瑞執導的《九龍城寨之圍城》獲得。而翁子光則憑《爸爸》榮獲「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由《臨時劫案》編劇陳偉斌、麥啟光、萬芫澄脫穎而出獲獎。「最佳男、女演員」獎項方面,劉青雲及談善言分別憑《爸爸》以及《虎毒不》獲封影帝影后,談善言更是首次獲得電影獎項,形容獲獎對她意義重大。
香港導演翁子光執導的新作《爸爸》去年12月在港上映,由劉青雲、谷祖琳、蘇文濤及熊諾頤領銜主演。該片改編自荃灣一宗震驚社會的真實弒親案件,翁子光透過其細膩的畫面和深刻的情感描寫,將這起悲劇背後的家庭故事呈現在觀眾面前,探討家庭關係、創傷復原以及人性深處的掙扎與救贖。編輯部由此組成小輯,收錄七篇文章。
素黑看《爸爸》流了幾次淚,喜歡戲中很多細膩的場景:木棉花開,每個角色的分章演繹的「不完整性」剛剛好,三花爪開沙發那蓋不住的傷口,幾場只拍爸爸的背影,大概是因為,對於人生太多委屈與無奈,無法理直氣壯地走到「前面」「拍」下來,說清楚,也許更多是因為,不忍。她作為二十多年的療癒師,陪過許多類似的「精神病患者」,感慨「我們都在不同的世界,又在相同的世界。是生命本身太殘忍。」
《爸爸》每一幕、每一個細節,都展現了一名父親如何作為被害者家屬與加害者家屬,在痛苦中尋找出路,走向和解。這部電影不僅僅是一部關於悲劇的電影,更是一個關於愛、寬恕與和解的故事。
《爸爸》的題旨是一家人,就算發生彌天慘劇,也只像飲茶埋單般沒有辦法算清楚。醫生給予一個類似思覺失調的名詞來解釋弒親原因,爸爸只能一往深情地相信,做出血案的人是那個崩壞了的腦袋和一個空洞了的靈魂。難免再三思量,爸爸如何承受這充滿矛盾的肝腸寸斷?再選擇義無反顧的救贖!
日本年度影壇盛事第37屆東京電影節將於10月28日至11月6日舉行,主辦方昨日(25日)公布入圍名單,今年共有五部香港電影入圍東京電影節不同單元,分別有兩大神級笑匠黃子華及許冠文攜手主演的《破.地獄》入圍世界焦點單元,劉青雲主演翁子光的新作《爸爸》入圍主競賽單元,談善言、盧鎮業主演《淪落人》導演陳小娟的《虎毒不》入圍女性賦權單元,黃秋生、蘇玉華主演的《不赦之罪》入圍亞洲未來競賽單元,而大熱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則入圍影展推介單元。 大會早前亦已宣布由梁朝偉擔任本年度競賽單元的評審團主席,他是繼鞏俐、張藝謀、陳凱歌及章子怡後,第五位華語影人擔此重任,成為香港第一人。
2022年香港電影捲土重來,創出票房奇蹟,讓今年金像獎提名名單「大洗牌」,但得獎結果卻出人意料,惹來爭議。隨著疫情漸卻,「第4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今年以實體形式,重返香港文化中心舉辦。憑《神探大戰》第四次獲頒「最佳男主角」的劉青雲及曾入圍競逐十次「最佳女主角」,最終憑《流水落花》首封影后的鄭秀文,異口同聲鼓勵「有夢想的人要繼續追夢」。另一方面,今屆「專業精神獎」破天荒頒發給電影文字工作者羅卡與石琪,而非業界人士,乃前所未有。至於今屆「最佳電影」則頒給捲入倫理風波,現已腰斬放映的紀錄片《給十九歲的我》,如今獲獎再度引起網上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