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by 洪昊賢 | 2018-08-02

一八○八年由拿破崙設立的高中哲學科一直是法國教育系統裡重要的一環,這科必修科在每年法國高中畢業會考都會率先開考。法國高考哲學科(Baccalauréat philosophie)分為文學組、科學組、經濟社會組及科技組。今年共有超過七十萬人參加,題目三選一,學生共有四小時可以作答。 (閱讀更多)

劉以鬯關鍵詞(a.k.a. 懶人包)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18-08-16

文學家劉以鬯逝世,相關報導及緬懷文章中,「意識流」、「現代主義」等關鍵詞老是常出現;如果你本身對文學認識不甚了了,有沒有一頭霧水而又恥於向人發問的尷尬感?本文正打算為你解決以上問題,讓你可以初步把握這些關鍵詞——戴個頭盔先:眾所周知,每個關鍵詞背後都有汗牛充楝的研究書籍和論文,希望讀者看後可自己走向這些領域尋幽探秘!如有錯漏,歡迎補充及指證!~~~ (閱讀更多)

緬懷林燕妮小輯

專題小輯 | by  | 2018-10-04

著名專欄作家、電台主持、廣告業人物林燕妮於2018年5月31日逝世,蔡炎培、梁璇筠、方太初於「虛詞」平台撰文,緬懷作家林燕妮。 (閱讀更多)

從某些資料讀香港詩歌

其他 | by 關夢南 | 2019-01-03

時間過得很快,眨下眼,幾十年的光陰便過去了。香港文學的三個板塊:詩、散文和小說,秋後評說,散文和小說,大概爭論都不大,惟獨是詩,卻是眾說紛云,落差非常。後人的標準,或普遍的標準,大多以「詩選」為討論的基礎。這也難怪,因為資料零散,「詩選」最為就手。但殊不知「選集」很講流派及編者喜好,某些懷有統戰意識的「選集」,就更加沒有藝術標準可言。 (閱讀更多)

才女為何需要淒涼短命

其他 | by 李默 | 2018-07-11

近兩三年,死去的朋友、名人太多,有幸亦有不幸,像更早前張愛玲、近期邵氏影后李菁,屍臭才知,俗稱不幸;算屬親好的井莉、林燕妮,我挺傷感,思維挺受刺激;約兩個月就去一次喪禮,那些年逾八十的(例如費明儀、于粦、方逸華、雷震就不在唏噓之列了)。大家都在說:「象徵一個時代的終結。」到底終結到幾時呀? (閱讀更多)

諾獎作家的足球評述︰卡繆無錢買球鞋 莫言踢過門將

其他 | by 洪昊賢 | 2018-07-11

2018世界盃開鑼,我們找來四位諾貝爾文學獎的得獎作家:卡繆、略薩、大江健三郎和莫言作文字直播,談談他們的足球經驗與對足球的看法……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風林火山》:麥浚龍的世界

影評 | by 王建鏗 | 2025-10-08

編輯推介

詩三首:〈回家〉、〈生老病死〉、〈太平〉

詩歌 | by 徐竟勛, 王培智, 寧霧  | 2025-10-17

《浮間舟渡》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17

消失的文學腦

散文 | by 無鋒 | 2025-10-16

九龍塘之夜

散文 | by 小煬 | 2025-10-15

伊卡洛斯

小說 | by 黎喜 | 2025-10-15

地震還未結束

小說 | by 楊焯雋 | 2025-10-10

那年切不成的月餅

散文 | by 陸裕欣 | 2025-10-06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10-03

詩三首:〈樹〉、〈某個瞬間就起了風〉、〈到達組詩〉

詩歌 | by 鄭偉謙, 梁偉浩, 李靈枝 | 2025-10-03

白頭翁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03

樺加沙日記(擬淮遠三則)

散文 | by Greenly, 羊格, 麥景琪  | 202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