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吳念真:我又開始重讀長篇小說

專訪 | by  洪昊賢 | 2018-06-18

「我第一次出國離開台灣,來的地方就是香港。」吳念真不記得是1983,或者1984年了。當時,台灣新電影運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而香港也處於電影的黃金年代。吳念真回憶說當時有幾部台灣電影和大陸電影在香港放,一眾台灣導演和演員們一起來到香港,他對香港的地鐵印象尤其深刻。在瞬息萬變、真誠溝通變得罕有的資訊年代,聽吳念真講故事,總能感覺到舊時代的溫度。


香港地鐵的味道很「好聞」

初次出國,吳念真對香港的味道特別敏感。「你會開始注意到香港跟台灣的不一樣。那時候我覺得地鐵的味道很好聞︰那種機械的味道很特別。那時候在月台上,在地鐵上也會特別注意旁邊的人講話。」當時與他同行的還有楊德昌導演。「楊德昌當時跟我說,我們連他們講甚麼都聽不懂,怎麼拍電影給這些人看?現在想起來是很深層次的問題。」


吳念真說當時對細節非常敏感。那個年代香港的書店讓他非常嚮往︰「那時候台灣沒有那麼多大陸翻譯的書,像山田洋次的劇本呀甚麼的。我會在三聯書店買很多在台灣買不到的書,不過回到台灣就被沒收了,因為當時台灣不允許出現簡體字的書。」


八零年代初,兩岸關係仍舊緊張,當時台灣的新聞局跟他們這群台灣的導演和編劇說「不接觸不妥協」,「我們心想,媽的,我們這群人出去你還要教我們,那不代表教育失敗嗎?後來我們偷偷見面︰台灣的導演和演員跟大陸的在一間咖啡廳裡見面,那天很有意思。」


85940-b1-702x336

「台灣新電影」運動的一張經典合照,左至右分別是︰吳念真、侯孝賢、楊德昌、陳國富和詹宏志。


擔心年輕人失去結構性思考

吳念真,其人其事時常給予人溫厚的感覺,提及社交網絡,卻能從中聽到他的不滿與憂慮。「我有個朋友罵他女兒,說你都不跟你爸媽講話,然後跟一個陌生人說加油。我就很奇怪,人跟人在對面都不理會。你只注意到手上小小的東西,跟一個機械溝通。沉迷在這裡花掉太多時間,反而忘記了身邊事情。」


生活重心由實體轉移到網絡,吳念真擔心年輕人逐漸失去走入人群的能力,也因此失去創作的能力。「你其實跟一個虛擬的東西最有感情,這就是冷漠。也許他們以為接觸臉書跟世界溝通。但仔細想想,反而更沒有溝通。」吳念真指以前有甚麼不滿的,都可以當面解決。現在臉書上一有反對的評論,人們都習慣「直接刪除」多於溝通。「世界反而愈來愈收窄。」


「想像是創作的基礎。現在具象的東西太多了,都是影片呀甚麼的,可以想像的東西也變少了。你看現在都是短思維,臉書啊甚麼的,沒有一種結構性的思考。」吳念真提到有次跟台灣的大學生談溝通的重要性,「說服別人時,你要想別人怎樣才能接受。你們連語言表達都那麼爛,經常『呀呀呀』甚麼的,別人怎會理你。」他以自己二十幾歲剛入行做編劇的事作為例子︰「我們寫好了劇本,還要跟很多企業老闆講故事,你講得不好聽,他早就不理你了。」


先有結構性的思考,然後才有完整而有效的溝通。吳念真慨嘆這個世代寧可「兩三句話講完一件事。」,不太願意深入去了解當下。儘管如此,吳念真卻並無完全否定社交媒體的作用,近年他自己偶爾也會使用臉書︰「我用臉書都是有目的性地在用,比如說籌款甚麼的。而且看我臉書的人都很善良啦。」


《卡拉馬佐夫兄弟們》的故事

吳念真的講座絕少冷場,即便有世代差異,年輕人也能聽得下去,他透露自己講故事的秘訣︰「你們這一代都是遙控器小孩,如果不好看不好聽就會馬上轉台。我跟我兒子講話都是這樣,坐下來把事情講完就結束了。」吳念真講的一般都是生活中的例子,不講理論,他指故事或者經歷會比較好聽而且直接。怎樣才能把話說好?吳念真的建議卻是從讀長篇小說開始。「 看長篇小說,讀一個很長的故事,是智慧和耐性的結合,能幫助你結構性地去思考。」


吳念真有一個經典的「卡拉馬佐夫兄弟們」故事——初中的暑假作業是寫《卡拉馬佐夫兄弟們》的閱讀報告。「我還記得那本書七十二塊,我爸爸一天做工才四十塊。我媽媽不相信老師會叫這些做『故事書』——在她眼裡不是教科書就是故事書。」為了這本《卡拉馬佐夫兄弟們》,吳念真要去砍木頭,還要拜託很多人幫忙買書。由於書名太長,村裡又有很多人不識字,買書的過程跌宕起伏,吳念真將這些內容寫進自己的閱讀報告。「買回來,但是又看不懂,閱讀報告裡只好直接寫看不懂,沒料到老師居然說寫得好。」


時常提及的另一個故事,則是他走上創作的開始。「十六歲的時候,我把在台北被騙的過程寫成小說投到《聯合報》,稿費是我薪水的兩倍,扣掉被騙的錢,還賺掉了兩百塊。」早年的吳念真因被騙而開始創作,創作多年,他說其實自己到了老年才知道自己懂得「講故事」。某次回溯最初走上創作之路的原因,他提到的仍是細節︰「小學同學跟我開玩笑說,你去台北參加作文比賽才一天,回來可以講四天。在火車上看到的甚麼細節,讀的一本甚麼書,年輕的時候都會記得很清楚。」這些年少時的細節,後來統統成為他的故事靈感。


14761481065414qiehpka_460x580



生命本來如此

在金門當兵的時候,吳念真又開始讀杜斯妥也夫斯基,但他說真正讀懂是四十多歲的事。「有些書真的要到某個年齡才懂。」近年在忙碌中仍然兼顧重讀長篇小說,「奧威爾的書、《紅樓夢》……來香港前的晚上我剛好讀完。」吳念真近年也放了不少精力在做舞台劇《人間條件》︰「以前看舞台劇,觀眾看得痛苦,底下的掌聲也很勉強——他們講的東西太形而上了。」吳念真一直想講一些更簡單,更直接的故事,也拒絕「知識份子」的標籤。六十五歲的吳念真,人生已經步入晚年。對他而言,這一如故事進入尾聲,是自然不過的事。


「經歷了六十多年的生命,就知道甚麼狀況在這個世界都可能發生。年輕時你感覺誰過世會難受,比如孫越過世,他們會說很哀痛。其實我最想講的是說,他如果過世前沒有很多折磨,那是一種幸福。我會想說︰孫越,你先走一步,我們隨後就來。但是跟記者說,他們還年輕,也都聽不懂,還想說吳念真很冷漠甚麼的。但生命本來就是這樣子。」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洪昊賢

拖稿癌末期。 https://www.facebook.com/alanaighung

3體同病相連雪豹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誰偷走了我的意象

小說 | by 陳芷盈 | 2024-04-26

【無形・◯】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散文 | by 王瀚樑 | 2024-04-24

【無形・◯】桃緣

詩歌 | by 羅貴祥 | 2024-04-22

【無形.同病相連】太空漫遊

詩歌 | by 陳康濤 | 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