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虎中作樂】訪余家強《為光音作證——潘源良香港誌記》:拋磚引玉,見證時代

專訪 | by  黃思朗 | 2022-02-23

前年移居台灣的潘源良,找來前《壹週刊》副總編輯余家強,合著新書《為光音作證——潘源良香港誌記》,以訪談形式記錄半生創作點滴,配以其親自執筆的回應補充,側記香港流行工業興衰史,也著趁尚能有所作為之時,以個人經歷的成敗得失經驗,整理正在沒落的的香港流行文化,畢竟,時代急劇變化,正如余家強所說,有些東西,「要做快啲好做」。


【新書】《為光音作證——潘源良香港誌記》:吐露思潮、潘記(就是讀了中大囉)



兩種取向,互相砥礪


任職《壹周刊》時訪問過潘源良,也曾共赴荷蘭拍攝歐洲國家盃特輯,彼此相識逾廿載,合作出書,余家強直覺以為對方想要立傳,但潘源良強調並非如此,而是希望以書總結他在香港流行文化的經驗。「我們認識他是詞人,年輕一代認識他是講波,再講上去,其實他做過晒報紙電視新聞電台劇集編導做埋導演,有趣在他整條路並不順利,成敗得失經驗,都可以總結出來。」要寫自己的經歷際遇,潘源良大可親自包辦,找來另一位資深傳媒人作整理訪問,余家強也曾好奇背後原因。「我都問返佢,你自己都識寫啦,他說自己不擅長寫長文,我諗真又信,填詞人交一二百字就食版稅,我們才會習慣重頭整理。有我這種人,也比他自說自話好,畢竟我在這行做好耐,亦主編過娛樂雜誌,如果有個人邊傾邊誘導甚至challenge他,整件事會更好。」


分別身處港台兩地,余潘二人由此展開每周固定的Zoom meeting,每次準備好特定主題,一聊幾小時,傾足二十次。無法親身見面對談,沒有了飲飲食食的散漫,余家強說整個訪問過程,反而來得更有紀律。「傾完大家整理頭緒再作補充,隔個星期再預備下個topic的材料,感覺就像朋友聚頭,先講近況、點解會過台灣,再倒敘出所謂的流行文化,實際上也是由頭講起。他很知道我需要甚麼,就算是講人生過程,也環繞兒時如何接觸流行文化,長大如何讀書學習將其實踐,結尾講他拍完最近的電影過到台灣,首尾呼應。」將訪問內容整理完畢,再由潘源良回應補充,如此梅花間竹各寫一篇,是余家強由始至終的想法,旨在拋磚引玉,也為滿足讀者。「阿潘本來想我寫晒,但我覺得,如果他自己唔寫就沒有意思,我就提議不如當成交換成長日記,我寫完一段,給他看看有甚麼補充,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衝動想寫,尤其他是個創作人,最後變成現在的形式。講真,大家都想睇潘源良寫嘢,但有些東西你唔拋舊磚,無法引到出來,唔敲落去都唔會有回聲,這點其實幾似做人物專訪。」


潘源良每篇的回應方式,亦如其人般感性抒懷,散文詩作二創歌詞皆見其中。「在附錄的〈三番詞話〉,其實有講他如何教人填詞,但都寫得很簡約,反而他用很多二創、詩作,做畀你睇。在我來說,本來想他再講得更一板一眼,但他最後用了比較感性的親身示範來表達,當然我無法控制,但能做出來也是好事。」詞人的這份感性,也見於小標題的擬定格式,余家強覺得它更能反映彼此間的性格差異。「我思考的方式很formatic,想到有幾個chapter都用四個字,就很自覺地不如全部統一,但阿潘是個比較自由的人,標題更為散文化,字數不限,單單這些都反映兩個取向,我寫的東西交代基本人地時資料,他就按照這個主題作感性抒發。」


6134845dc825c31a41f2d1c1ed88b9d0




如何真正通透認識一個人


不想被人覺得是自傳,也不想流於懷舊數威水史,此書最後取名《為光音作證》,余家強說是來自潘源良的構思,大家到頭來都不過是個時代的見證人。「其實有想過『光音過山車』,他在最後的chapter也提到,覺得香港流行文化就像過山車,高低起伏,高可以好高,低可以冇影,但我覺得這個(比喻)太深。最後這個書名,是阿潘想出來的:『我同你都一樣,都係做緊個證人』,比較humble,我覺得幾有意思,阿潘做過咁多行,我又做娛樂雜誌新聞咁多年,其實都像是在作證。」以往代表報刊或媒體進行人物訪問,立場與被訪者多少有點對著幹,但這次與潘源良的對談,卻是源自兩人合作出書,身份角色的不同,也令余家強時刻提醒自己崗位所在,甚麼內容不能寫漏,甚麼時候該保持己見。「以前我們要撬開人把口,有時要捉人哋衝口而出的說話,今次雖然少啲,但都會提醒自己是個訪問者,始終不應該完全遷就對方,尤其對某些觀點,如果實在不同意,我會記錄他的說話後再加自己看法,否則我只是個錄音紀錄機,沒有意思。整個過程,舒服之餘,都要提醒自己互相砥礪,就算將來對其他人,我都會keep返這個方法。」問到可有甚麼內容沒被收錄,余家強坦言「要再多啲嘅話就係私生活」,即使不談八卦,余家強自覺有些部分也沒輕易放過,重點在於訪問提及的內容,是否曾為潘源良的創作帶來影響。「我很清楚自己這個moment,並非做緊八卦雜誌,雖然我識做,但我唔問juicy嘢,不過它如何影響他的工作和創作,我會咬住不放,這些都是與他的磨合。所謂juicy不外乎男女之間感情,但有啲位我唔會放過,譬如大學幾時開始拍拖,佢會問我點解要問,我告訴他創作人試過愛情與否,所寫的東西會很不同,於是他就肯講;又例如他的第一段婚姻,我不深究離婚過程始末,但我會問他,離婚對工作和創作上的影響,說服得到他,他就願意講。」


寫過無數訪問,但像這次般花近半年時間,每周與被訪者持續交流,對余家強來說還是第一次。整個訪問過程,總結了潘源良半生的創作點滴,余家強說從中也為自己帶來反思,到底怎樣才算真正通透地認識到一個人。「過往做人訪,快者傾兩三個鐘,長的出入玩兩日,寫出來會有些東西沾沾自喜,有些小聰明,用了自己的想法加諸落去,但今次沒有,畢竟一個人本身已認識二十幾年,再加上二十個星期不斷傾,除了本身的內容,也會涉及很多其他話題,例如談到彼此的近況、移居台灣的手續,甚至他趕住買餸都會告訴我,讓我覺得,這樣認識一個人才算立體。」作為相識多年的朋友,當更深入地了解潘源良的過去,也令余家強更明白對方所走的路,從來並非順利,其筆下的滄桑浪子歌詞,亦絕非為了要賣弄扮嘢。「那怕本身已經認識或是好朋友,如果一個好的訪問,每次做完都應該再加深認識。這次的過程提醒我很多,拍電影可以廿五年才拍另一套,填詞可以突然冇得填,我覺得對年輕人應該有點啟發,從來條路非想像中容易。你又估唔到阿潘幾老實,他在書裡提到很technical的方法,如何在電影圈填詞界爭取機會,這是最難能可貴的事。」


269609807_4803778909644068_671030104310052951_n



「光陰作證,讓不懂變懂」


每周準備特定的主題進行訪問,方便整理對話內容,也容易梳理時序脈絡,輯錄成書的十數章節,亦是由此順序而生。透過Zoom與老朋友隔空聊天,每周看似閒話家常,背後是做足資料搜集的功夫。「可以找的材料,我都會將它看完,但永遠只當自己半杯水,同時讓被訪者知道我有準備,因為由他演繹出來,可能會是另一個version,或者更加接近真相。自己做好準備功夫,那麼被訪者所講的,其實你已知道七八成,剩低的兩三成就堅料,最深入的餡,有個人活生生講給你聽。阿潘講得很詳細,會由當初的微妙背景講起,開頭聽得一頭霧水,但那個人或那件事,又會影響你現在的問題。」這些從潘源良親述的「堅料」,其中最令余家強難忘的內容,是他談及自己在九十年代尾「唔填詞走去講波」的經歷。「我當時的理解,這是他才子或浪子的作風,甚至覺得不務正業,講真睇波唔使一定睇潘源良,填詞貢獻更大。那次同行到荷蘭,我也有問他為何不填詞,可能當時他覺得我細路仔,簡單說就是hea咗我去,更加令我覺得這是浪子不務正業的選擇。」在〈花開花落〉及〈與有榮焉〉兩個章節,潘源良提及商台開始舉辦吒咤頒獎禮,與林夕黃偉文包辦粵語樂壇大部分歌詞的淵源。聽潘源良重頭訴說,自己如何在填詞界被逼減產,為何後來毅然轉戰講波佬,余家強的感受更深刻。「我問返佢,阿潘,點解我二十年前問,你唔係咁講?阿潘說,『二十年前,講你都唔明』。當時的我,可能看事情有點沾沾自喜,原來在前輩眼中『講你都唔明』,因為你未經歷過這種人情世故。」一代接一代,花開花落改朝換代,亦如潘源良當年接棒黃霑鄭國江等詞人。事過境遷,如今人在台灣,余家強說潘源良與林夕依然老友,對方也樂於為此書推薦,恰似呼應書名,亦如余家強在〈跋〉所言——光陰作證,讓不懂變懂。「現在問返佢覺得點,佢又好得意,說如果香港樂壇真的要被壟斷,那十幾年被Wyman和林夕壟斷已是祝福。雖然他現在與林夕很老友,但又會照寫這些東西,然後林夕又照推薦,聽完所有內容,連我都覺得自己大個咗,可能我終於明白,直到這刻,我才真的看通整個局。」


【新書】《為光音作證——潘源良香港誌記》編者序、潘源良序、余家強跋



回想當初為何答允執筆,參與潘源良移居台灣後的首個正規project,余家強說是因為潛意識覺得,大家對某些東西的想法很相近,例如對香港文化的盛衰有共同看法,聊起來就更加投契。「聽我們講故仔,好像能上下貫通幾十年的事,其實並非我們叻,而是成長於這個環境。阿潘認為,以前的流行文化比現在多元,佢一講我即刻明。雖然並非甚麼大道理,但傾談起來,有個前輩與自己的想法契合,這是很開心的經驗。」然而,要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以流行文化為主題出書,儼如是跟時間進行比賽,挑戰更大。「寫流行文化永遠都係咁,出書是很大挑戰,這並非感性說話,而是很實在的問題,因為timing永遠比出雜誌或周刊來得慢。大家都意識到香港流行文化沒落中,所以才需要整理總結,希望能為將來尋求出路。寫的時候,估不到MIRROR行得咁快,也估不到本土派電影可以行到點樣。周圍變動得咁快,如果你說有甚麼期望,無論觀察者抑或從業員,要做快啲好做。」


IMG_2396 (1)



購書LINK:http://www.hkliteraturehouse.org/shop/jlrpk5sn97k3tesp3hgwtkgye7pe57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黃思朗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著名作家瓊瑤今午去世 享年86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2-04

重讀《安提戈涅》

書評 | by 趙遠 | 2024-12-02

隱世生活不隱世

書評 | by 亞C | 2024-12-02

方方與新寫實小説

書評 | by 黃子平 | 2024-12-02

投資學

散文 | by 雷根 | 2024-11-29

成為貨物

散文 | by 李曼旎 | 2024-11-21

藍地亞倫

小說 | by 鄧皓天 | 2024-11-21

保釣女將鍾玲玲——陳乜

專訪 | by 陳乜 | 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