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實 當初怎能預告——《為光音作證:潘源良香港誌記》

書評 | by  王樂儀 | 2022-02-23

終於有人這麼原原本本的,把香港流行音樂的軌跡寫出來。我讀此書的時候這樣想。雖說是側寫香港,但其實潘源良的平生故事,正正是直面、載負香港文化與時代政治經濟變遷之間的種種角力。


作為後輩同時也是文化研究學者,不得不為到此書的來臨而精神為之一振。不論是在學術上、文化研究之中有關香港流行音樂的研究光譜,或是近日因為Mirror冒起而帶來的坊間討論,此書都來得及時,成為異常重要的懷舊與展望。


在過去兩個世紀,有關於香港流行音樂的文化研究大多斟酌於文本分析,譬如歌詞、音樂錄像、明星文本等。譬如早期的周蕾(1992),從羅大佑的背景、形象以及他的作品開展了香港的殖民與後殖民書寫的討論。另外,學者朱耀偉、樂評人黃志華也陸陸續續發表了不少歌詞研究,而殿堂級詞人黃霑以真名黃湛森發表了他的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2003)。後來,散散碎碎,也有學者就到音樂工業的不同層面稍作討論,但重點還是離不開歌詞、歌手。張國榮、梅豔芳,算是比較接近現實的大概是達明一派、何韻詩,後來,本地學術圈因為Mirror而變得熱鬧,也因為Mirror而團團轉。而文學、文化圈也同樣。一方面為到香港流行音樂的新的討論空間而感到安慰,一方面也為其他明明很有意思的音樂人、作品、討論角度而感到可惜。驟看此等現象,好像過去十年我們都沒有好好認識過香港流行歌一樣。


因此,潘源良的這本香港誌記來得正好。正好的意思是,這位由香港百花齊放的八十年代初入行、跨界至今的前輩講述其創作生涯,同時亦記錄了香港流行音樂工業的神奇又詭異的變化。


潘源良與大部分港人一樣,身分歸於香港,但也無法脫離原生家庭的中國內地為鄉的背景。在年青時所見證的香港的火紅年代,保釣、中文運動等社會大事都一一構成潘的養分之一。七十年代的文化浪潮,火鳥電影會、突破時刻,一群群志同道合者的交流,以及一個個營養充足的時機也是他偶有提及,必不可少的啟蒙經歷。


歷經一個政治及身份意識強烈的成長過程,在認祖歸宗與憂慮前程的夾縫中,潘在恰恰在經濟起飛、文化工業發展的如火如荼的八十年代起步。從他的訪談中,他就如一個八十年代的代言人,展示到當時創作人機會處處,以及各個圈子求新、求創意的渴望。「那時候媒體屬於摸索期,沒規範,容許胡來。」潘如是說。


八十年代,一群群創作人在外地進修回來成為海歸派,同時一個個文化團體到處物色人才、新思想,譬如從美國回流的榮念曾所帶領的進念二十面體。而另外,商業電台,也是非常重要的平台。因此,當潘提到在商台的點滴與操練,也是彌足珍貴。由一個平台跨到跨一個平台,由電台,到電視台、樂壇,再到球壇與電影等,潘源良似乎是最能繼承到再上一代,黃霑等人的跨媒體路線的。而當然,除了本來出於的八十年代的時代優勢,也需要人脈所成就。畢竟,一個工業健康與否,除了結構性的考慮,也需要當中成員的意識與實踐。


因此,除了回憶過去,當中夾敘夾議,不乏潘源良對業內各種轉變的批判。相比起鄭國江、黃霑、林振強等扶掖後輩、努力維持公平競爭的事蹟,有關電台與創作人打交道,以及後來林夕、黃偉文獨攬市場的現象,相信潘源良才敢,或是才有資本提出。而他在後半部分時而提到對Mirror熱潮的質疑,在現時一片吹捧熱潮之中,幾乎是力排眾議。除了資本市場底下的變遷,中國因素的介入也是無聲無息地出現。潘所回顧的經驗、看法,由潘源良到筆名袁兩半之間的思考,的而且確揭示了更多音樂人的現實困境。而以上種種,正正是香港流行音樂研究、坊間眾聲所經常忽略的。時代的意義、現實市場的人際網絡、粉絲經濟當中的渴望與盲點、創作人的志業經營,等等等等音樂生態的組成,都是我們需要理解的。


讀著潘所述說的幾十年平生,少不免牽來懷舊的情結。然而,懷舊的出現,往往緣於對於現狀的不滿與失落。懷舊同時也是對於來日的展望。因此,透過此書,或者你會感嘆此際我們缺失了甚麼,要建立甚麼,以至在紛亂光怪的城市中,以及喧嘩眾聲之中,砥礪前行。



購書LINK:http://www.hkliteraturehouse.org/shop/jlrpk5sn97k3tesp3hgwtkgye7pe57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關於爸爸的兩位小演員〉

影評 | by 毛曄穎 | 2024-12-12

編輯推介

迪士尼刪除新作的跨性別元素

報導 | by 虛詞編輯室 | 2024-12-21

飲江詩兩首

詩歌 | by 飲江 | 2024-12-19

Fahren

散文 | by 言水 | 2024-12-19

被時間觸碰的光之羽

散文 | by 賴志豪 | 2024-12-14

張愛玲與宋淇談瓊瑤 也談亦舒

歷史 | by 馮睎乾 | 2024-12-12

法協記憶與逝水年華

散文 | by 箋箋 |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