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by 黃柏熹 | 2021-06-24

《香港第一課》緣於十數年前在中大新聞系開設的課堂,全書分為「認同之爭」、「制度之爭」、「往何處去」三個部分,嘗試透過三十六條問答深入香港的社會結構,或說,重新認識香港。 (閱讀更多)

《你看港街招牌》:燈熄了會更發現你存在

報導 | by 我街道,我知道,我書寫 | 2021-09-24

招牌是構成街道風景重要一環。近年招牌愈拆愈少,而講招牌的書就愈出愈多。是否「燈熄了才更發現你存在」?密集的霓虹招牌曾經是香港街道的特色,甚至啟發了日本九十年代cyber punk裡各種異色風格美學,著名的《攻殼機動隊》亦可見以香港街道為藍本的空間,時至今日,那種滿街霓虹的輝煌景象可能已經不再,但我們仍能從舊照片與書籍中瞥見那時代的一鱗半爪。暫且撇下懷舊的視角,放眼今天的街道,只要我們細心觀看還是可以找到一些有趣的切入點。招牌識得睇,都可以好好睇。 (閱讀更多)

【無形.有人喜歡黃】追憶逝水年華——孔慧怡《不帶感傷的回憶》

專訪 | by 李卓謙 | 2023-03-14

除了做翻譯、搞學術之外,孔慧怡的個人著作不算多,二零一七年出版《不帶感傷的回憶》奪得二零一九年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娓娓道來那些已然逝去的文化巨人,粒粒巨星,劉殿爵、黃兆傑、也斯、張佩瑤,各種因緣際會下匯聚到香港這彈丸之地的人,楊宗翰、宋淇、鄺文美、高克毅、馬悅然、謝燁,套用她在後記的話:「現在回顧,那可說是香港的黃金時代。」 (閱讀更多)

九十後港台開咪介紹文學團體 「香港文學十三邀」:希望帶來更多想像與認知

專訪 | by 黃柏熹 | 2021-09-24

以介紹香港文學團體為主題的香港電台節目「香港文學十三邀」,將於本月8日開播,由三個九十後文學作者梁莉姿(荔枝)、李昭駿(昭仔)和李顥謙(阿餅)擔任主持,每週找來不同團體的嘉賓聊天。 (閱讀更多)

【香港人在台灣】行行企企蕩失路——記台文館「追憶我城──香港文學年華」特展

報導 | by 沐羽 | 2021-12-09

一種習慣從歷史裡生長出來,纏繞我們讓我們習以為常,到了歷史關口才爆發出來,那時我們驚惶詢問:該去哪裡?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菩提在世間

書評 | by 亞C | 2025-08-26

周先陌詩作〈閨房〉的爆紅與爭議

其他 | by 嚕嚕米 | 2025-09-02

編輯推介

談《浮間舟渡》 ──筆訪曾詠聰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09-09

就在房間,能看到嗎

小說 | by 黑麥 | 2025-09-06

《離亂經》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5

白魚

小說 | by 胡果 | 2025-09-05

義大利時尚之王Giorgio Armani離世,享壽91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5

看貓(二)

散文 | by 雙雙 | 2025-09-03

大治曆

散文 | by 跂之 | 2025-08-29

【字遊行·巴黎】Windows

字遊行 | by 孔銘隆 | 2025-08-29

《不赦之罪》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