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圓》「卡繆.異鄉人」——編者話

其他 | by  方圓編輯部 | 2023-11-10

《異鄉人》 (L'Étranger) 是卡繆 (Albert Camus) 自1942年出版的中篇小說,小說在納粹佔領法國期間面世,1946年就有基拔 (Stuart Gilbert) 的英譯本,《異鄉人》由於沙特 (Jean-Paul Sartre) 的論文〈《異鄉人》的詮釋〉(“Explication de L'Étranger”)深入討論,廣受關注,成為存在主義小說經典。

1957年,卡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的大名在香港、台灣不逕而走,1959年,香港的《文藝新潮》第十五期就刊登了卡繆的《異客》(即《異鄉人》,據Stuart Gilbert的英譯本),由《文藝新潮》主編馬朗譯出第一部,餘慶譯出第二部。

本期的對談由李敬恒和楊彩杰主講,他們已不只一次就《異鄉人》開講,對當代法國小說有深入認知,由《異鄉人》的閱讀經驗出發,對談內容圍繞《異鄉人》的題材和風格、沙特的評論、存在主義與法國小説,以及《異鄉人》的當代意義等課題。

【驅馳】一欄有鍾逆小說〈暴雨蝸跡〉,保持了他在《動物家族》的動物書寫,又與《異鄉人》有明顯的文本互涉,結局也令人想到香港九月「五百年一遇」的暴雨。盧真瑜的組詩〈異鄉〉也不約而同提及雨水,從異鄉遊子的角度,書寫存在和日本之旅。至於朗天的《異鄉人》論述文章,串連分析英國作家哥連威爾遜 (Colin Wilson) 的《局外人》 (The Outsider) 及沙林傑 (J. D. Salinger) 的《麥田捕手》 (The Catcher in the Rye) ,構成局外人的系譜,作者也適時帶出局外人的主體突顯,以至群體改變世界的行動力。

【散策】方面,潘國靈的小說〈一條自縛的麻繩〉,寫了疑幻似真的藝術治療╱傷害工作坊,現實難以確定。謝家榮的小說〈無言之物〉是書信體小說,自剖之中不乏宗教的意味。

洛楓的〈劇場儀典與怪異身體——「香港比舞2022」的當代舞境〉,貫注面對身體的反思,也遍及生死、性別、存在、命運、苦難等命題。鄭政恆的〈里爾克《馬利亞生平》講義〉探索一部較受忽視的里爾克詩集,今年是里爾克的《杜伊諾哀歌》 (Duineser Elegien) 和《致奧菲斯商籟》 (Die Sonette an Orpheus) 出版百年,從《馬利亞生平》可見兩部代表作面世前,里爾克上一個階段的風格。

黃仲鳴的【鈎沉】文章,以周白蘋(任護花)和江之南兩位「粵港派」作家為焦點,回望周白蘋《中國殺人王》、《牛精良》,江之南《人在江湖》、《邪牌》、《豬肉佬英雄史》的黑道江湖世界。

在冷戰局勢下,七十年代的香港左右對立,郭曉琳的學術論文〈自左轟來的排炮——論《盤古》批余文章與余光中的《今日世界》專欄散文〉,以余光中為討論對象,郭曉琳的論文教我們進一步了解余光中「香港時期」 (1974-1985) 早期創作。辛金順〈論許雲樵《希夷室詩文集》中的「地方」書寫〉,承接他的馬華古典詩研究,本文聚焦文史學家許雲樵詩作的歷史意識和地方感。

《方圓》編輯部

2023年9月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眾生相》:見眾生

影評 | by 亞C | 2025-10-21

編輯推介

【教育侏羅紀】宿舍的空床

教育侏羅紀 | by 梁智坤 | 2025-11-04

葉姐

小說 | by 楊彩杰 | 2025-11-03

搞軭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10-31

小刀

小說 | by 鍾粹 | 2025-11-01

奧迦斯的旨意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31

談《叮叮行》 ——筆訪詩人吳俊賢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10-30

Yet are we tomorrow’s men

散文 | by 孔銘隆 | 2025-10-29

【教育侏羅紀】白鴿

教育侏羅紀 | by 王思皓 | 2025-10-28

Heathcliff

散文 | by 俞宙 | 2025-10-24

七日失戀療程

小說 | by 水 | 2025-10-24

《風林火山》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23

東亞文藝之沈痾:超越人性的遲疑

其他 | by 盤柳儂 | 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