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裡有香港,邊度都係香港——評「離留之間:文學 X 視藝展覽」

其他 | by  黃嘉瀛 | 2020-12-01

下筆寫展前資料搜集了一下,發現展覽已經有為數不少的專文和訪問,評論的作者不乏巨星,一方面自己不是文學人,藝術方面更是插科打諢,參與此展的藝術家和作家陣容不惹少,而其實無論如何藝評都不應亂寫,心想:真難寫…不過這段頭盔聲明應該夠我以下直抒胸臆,畢竟好展不妨多寫多講,對,我已經非常主觀地判定展覽是好的,而這個「好」不在理性分析文學有多重份量、藝術品有多到位,而在展覽呈現出動人的真誠,並且是Ensemble式的真誠。在此先不急著譯Ensemble,雖然我猜大家心裡可能已有些熟悉的字眼和念頭。


必須先介紹《離留之間》的參展名單,實在也是種稱職的呃字數:「離開」組別有西西 X 盧樂謙、也斯 X 李家昇、黃碧雲 X 葉雯、游靜 X 鄭淑宜、潘國靈 X 白雙全、廖偉棠 X 鄧啟耀;「回來」組別有顏純鈎 X 劉彥韜、羅貴祥 X 張才生、董啟章 X 黃國才、胡晴舫 X 林欣傑、陳慧 X 楊沛鏗、呂永佳 X 郝立仁。職業問題使我長期處於嚴重的展覽疲勞,觀展耐性極低,但又對藝術創作的包容度很高,畢竟做藝術的十個有八個都好努力好苦。在參觀展覽時,如有覺察心頭泛起一點顫動,必定有其過人之處,姑勿論孰好孰壞,我認為都可去反思和學習。因為展版和展覽小冊子只展出了節選的文學作品,要觀看完整的篇章需另外閱讀今期《無形》,我認為不是每位觀眾都會拿著完整篇章站在藝術品前比讀,事實上亦沒此需要,文字和藝術品既可配讀也可獨立欣賞;文字可以隨時隨地細心品味,有些藝術品卻必需親身經歷,故此文會挑其中數組觸動到我的作品,處理其中的視覺表達。


西西是我的文學啟蒙,相信許多讀者也會有同感,未知西西溫軟的文字是否都能勾起各位曾被長輩關顧的暖貼。當然〈父親的背囊〉與盧樂謙作品〈球場〉裡的主體關連非常直白,但描寫前事的文本不一定都能誘發〈球場〉所訴說的鐵漢柔情(可能也得看藝術家本身性格,如果我做的話作品一定都很憤怒)。〈球場〉的顏色含蓄但形態澎湃,英泥滲透布帛和其他軟墜的現成物,足球、酒樽、花生殼,該郁動的物皆被靜止、冷卻,無論物料還是視覺呈現都有矛盾拉扯的張力。讓我念念不忘的還有作品中最戲劇化的一隅——一盞遠離裝置主體燈光的射燈照著一條被石化的小汗巾,孤單的攤爬在牆底邊緣,尤如喪父的孩童驀然被遺下,怔怔的在球場上,被逼背上與自己份量不相稱的沉甸背包,也在說明這個年頭,香港的小朋友又何嘗沒被謀殺掉應享的童年?

DSC_9434



聽聞張才生早早已佔得現在作品展出的位置,即建築物結構被分割出來的玻璃室。被日光照透的空間本身就非常討喜舒服,空間又獨立於展覽之中不受其他展品影響,觀看此組作品時份外寧靜,如是讓我很快就浸沉在羅貴祥的敍事小說〈夜行紀錄〉中,一室亮光並不影響我代入故事的夜行情節,反倒張才生畫面盡是香港鄉郊、天空和自然事物的作品與小說中之場景重疊,能讓讀者更具體觀照故事中插敍的鄉郊畫面。作品〈愛有時〉紀錄藝術家居住地元朗的環境變遷,架上如畫鋪陳的是天空和樹梢,然後安插了城市人家中電器抽氣扇,轉動不止的的扇葉後若穩若現著與大自然背道而馳的城市發展。這作品聰明在將日常物重新置換於典型繪畫的方正平面之上,看似將藝術家家中廁所的景像如實複製,然抽離其家居語境再與大自然景色並置,更顯抽氣扇的人造感和去功能後的突兀,如同元朗那些硬生生從農田、村屋、平房拔地而起的貴價私樓一樣,如同張才生如廁必然會看到抽氣扇一樣,這種習以為常而來的必然,實是麻木。但張才生藉藝術創作提醒自己不要麻木,他看到去人性化的死硬體制的最佳載體——警署,那裡曾存的生氣央然的木瓜樹。樹的奮力生長就是頑抗。張才生的觀察和紀錄是對木瓜樹生存的打氣,是不妥協的生命體們的連繫。最後〈川〉中的父子關係將〈木瓜樹〉中的生命討論伸延到藝術家自身的生存和延續——即血脈和繁殖。木瓜樹已死,但川流永不歇息。張才生張弛有度的藝術處理,坦誠不做作不多餘,如同他對兒子和這片土地的愛一樣。


DSC_9526



董啟章 X 黃國才的組合牌頭已令人有高手過招的期待。董啟章年前發表的〈必要的沉默〉近日又被翻出討論,作家於創作中堅守必要的沉默,恰與黃國才訊息鮮明和張揚的藝術創作成極大對比,讓二人的配對更顯有趣。董啟章短篇小說〈歸去來兮〉講的是黑道小弟混跡江湖身不由己的故事,黃國才在此展覽發生前已有行為創作《財哥》:藝術家親身飾演過氣老江湖財哥,無奈嘲諷近年人盡皆知的鄉警兩黑現實。是次黃國才再以黑社會為題創作系列作品〈黑道歸去來〉,不同的是,作品中不見了以往被強調和放大的自我,無論是藝術品中角色的自我,抑或是藝術家自我,都退後和縮小了,因為在無情和壓倒性的大環境裡,無人可隻身擋駕。最實在的例子是黑白短片中的黑道中人被鏡頭裁去面目,彷彿每位觀者都可以是這位主角:唏噓、惆悵、無可奈何。一對沙包兩端分別播放黃國才再讀經典黑社會電影對白和現實警察於衝突中發表的言論,兩道聲頻竟被自然地被揉合一起了,即說明比電影橋段更難虛構的話語和言詞,此時此地已成現實,甚至都分不清誰比誰更荒謬。架空的碎裂玻璃樽和染血的大刀,可能以往只會出現在黑道電影場面,不過2019年以後想必有很多市民都曾親歷其境。相較黃國才以往直斥社會不公的作品,〈黑道歸去來〉的憤怒更為沉鬱和內斂,然藝術家的情感抑壓和累積到臨界點,終會如作品中的木人樁,猛然受記球棒重擊,巨響不只為驚嚇,更敲響眾人集體的恐懼。


DSC_9551



縱觀整個展場,牆高的黑色展牌印上白色小字摘錄文本,佇立在每組藝術品旁,尤如碩大的墓碑,讓展覽彌漫一行人掃墓、悼念、一去不知幾時返,一別不知何期會的沉重和悲涼。藝評人網上留言說這些碑牌本身就可成一個展覽,我認同它們對展覽氣氛有重要的定調作用。可能今年大家都心事重重,每件作品都異常用心,作家們和藝術家們同方面的志向相投,成就了文學和藝術的契合,和昇華。展覽在開幕典禮前悄悄就開始了,我急不及待的去看了三次,因為展品實在太豐富,場內閱讀區又放有其他選書,不花上一點時間流連感覺對不起用心的作品。文學館於是次展覽再次顯露出要超越以往文學X藝術之展覽計劃的決心,並藉策展團體的巧思和體貼實現出來了。


首宗違國安法被告形容港人現況猶如昔日的猶太人,然只要「人心裡有香港,邊度都係香港」。「離」和「留」是相對的,離開同時代表了即將到達,留守也可以代表消耗和流逝,行動和抉擇的重點誠然不在結果,而在出發的意圖和角度。因為是他也是你和我,衷心期望讀者親身來臨展覽,成為共同、成為其中。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黃嘉瀛

藝術家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詩三首:〈阿修羅時間〉、〈意義〉、〈瀉湖〉

詩歌 | by 王兆基,王崢,王培智 | 2025-01-05

《破.地獄》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2024回顧】告別逝去的人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他們想,反正我不作惡都改變不了世界

影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4-12-31

西藏雜記

字遊行 | by 口魚 | 2024-12-28

詩三首

詩歌 | by 蘇苑姍 | 2024-12-27

2024 好平安編輯室 聖誕Chill Guy書單

如是我聞 | by 虛詞編輯室 | 202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