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Follow Me】呼吸七十年代的空氣——文學季「復刻香港.在地實驗」開幕暨開幕講座

文藝Follow Me | by  黃桂桂 | 2024-12-22

11月29日,第九屆香港文學季「復刻香港.在地實驗」開幕,今屆開幕講座以「回到書的隱密洞穴,呼吸七十年代香港的文藝空氣」為題,請來作家鍾玲玲、董啟章及文化人莫昭如分享他們的七十年代回憶。


回望經典


今年文學季主題是「復刻香港.在地實驗」,原因是香港文學生活館復刻了四本香港的經典文學作品,包括有梁秉鈞(也斯)的《雷聲與蟬鳴》、淮遠的《懶鬼出門》、鍾玲玲的《玫瑰念珠》及《無所屬之玫瑰》。香港文學生活館策展人Nico解釋,「在這個自己空間越來越縮窄的時代,我們對於未來好像不太知道該怎樣走下去,我們感到很疑惑、迷惘,於是我們嘗試回望,透過回望一些舊時的經典作品看看會不會找到一些新的方法。」


今次主題聚焦七十年代,Nico說因為七十年代是香港文學一個重要的時代。「那時香港的作家開始透過不同的創作,包括文學,去尋找香港的本土性是甚麼、城市的生活是甚麼。」Nico說,「在重溫他們的作品時,我們發現那時他們其實是在做一種實驗」。


2

香港文學生活館策展人Nico Tang,與「新媒體藝術與文學的跨界實驗展覽」策展人張海活。


七十年代是個易於犯錯的年代


鍾玲玲曾是《七十年代雙週刊》的編輯之一,也參加過七十年代的保釣運動,那時她寫詩、寫小說。走過那個火紅年代,今天銀髮斑斑的她在開幕講座上打開一早寫好的致詞,誠誠懇懇地讀出來,「我認為這是一個易於犯錯的年代,到底是允許犯錯好些呢?還是禁止犯錯好些呢?每個時代都有其特有的墮落,每個時代都有其特有的理想。七十年代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充分表現該如何處理一個人的自由是最困難的事。我認為還是易於犯錯的年代好些。因為人是有限的生物,只要有個體存在,就會有不同的觀點。因為但凡沒有爭議的,都是可疑的。」


後來她說到自己和文學。「我的寫作開始於七十年代,同樣非常遙遠了。從開始至這個年代已經見證了文學曾經是甚麼?現在是甚麼?如果還有未來,請想像一下吧,將會是甚麼?又或者歷史在成為過去以後,㓿下的是甚麼?要是你問:文學有意義嗎?我會回答:有的。要是你問:能把這個意義說清楚嗎?我會回答:不能。像洞穴中的空談,請想像一下吧,如果時代沒有文學,甚麼時代?如果世界沒有文學,甚麼世界?」


5


7



開放的《70年代雙週刊》


七十年代時董啟章還是小學生,那時他還未知道甚麼是文學、世界是甚麼樣子。「最多去百貨公司看看書。」他還記得大大百貨公司的四樓是玩具部,就在玩具部最深入的地方有十幾個書架,七十年代的董啟章就在那裡看書,接觸世界與文學。


在董啟章還在大大百貨公司看書時,另一邊廂莫昭如、鍾玲玲等人已經在搞《70年代雙週刊》。第一期《70年代雙週刊》於1970年1月1日出版,封面是反越戰示威期間的一群持槍警察。到1978年7月復刊時,編輯誤在封面寫上「創刊號」,其實是美麗的誤會。


莫昭如分享《70年代雙週刊》編輯部作風自由、開放,編輯部由最初幾個人到後來越來越多,「任何人只要有興趣上來,我們就給他一條鑰匙,他就可以成為我們的編輯」。那時他們嚮往英美的反文化運動,癌石、吳仲賢、鄧阿藍等都會在《雙週》上寫工人詩。「我們覺得文化運動和社會運動、政治改革運動是結合起來的,我們會討論文否要服務工農兵、怎樣服務工農兵這些問題。」莫昭如說,「我們不只是搞政治,也不只是要經濟上的改革。總的來說,就是想著工人階級、被剝削的階級,認同那些受壓迫的群眾。」


在今天回望過去,彷似呼吸七十年代的空氣,Nico發現「原來他們也是一鼓作氣去做創作,他們對這個地方也充滿了一往情深。透過看這些作品,我們希望大家可以找到隨遇而安的勇氣。」


6



「復刻香港.在地實驗」:新媒體藝術與文學的跨界實驗展覽

展覽日期:2024年12月21日至2025年1月17日(聖誕及元旦假期休息)

開放時間:12:00-18:00

展覽地點:POINTSMAN(西營盤第二街119號)


8


9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關於爸爸的兩位小演員〉

影評 | by 毛曄穎 | 2024-12-12

編輯推介

迪士尼刪除新作的跨性別元素

報導 | by 虛詞編輯室 | 2024-12-21

飲江詩兩首

詩歌 | by 飲江 | 2024-12-19

Fahren

散文 | by 言水 | 2024-12-19

被時間觸碰的光之羽

散文 | by 賴志豪 | 2024-12-14

張愛玲與宋淇談瓊瑤 也談亦舒

歷史 | by 馮睎乾 | 2024-12-12

法協記憶與逝水年華

散文 | by 箋箋 |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