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侏羅紀】與蘇美智睇展︰舊課本明事理,國家原來是「孩子」!

教育侏羅紀 | by  石磊 | 2021-09-23

「六九大遊行」至今剛好一個月,這一個月來,我們見證了不少匪夷所思、聞所未聞的場面或說話,當中,特首林鄭月娥的「母親論」更是「神助攻」,令人為之反感,一眾媽媽更走出來高呼︰「人民不是特首的孩子!」獨立記者兼作家蘇美智,先後著有《外傭——住在家中的陌生人》、《壹家傻蛋》及《我們的同志孩子》等書,幾年前她曾撰文分享,在國民時代出版的舊課本《開明國語課本》上,有篇題為〈國慶日演說〉的課文,所謂「演說」其實就是一篇畢業同學的發言,發言中把為國家慶生比喻為替孩子做壽,人民以家長自比,期許孩子學得更好、做得更好;跟今天特首的「母親論」相比,高下立見之餘,今昔課本與青少年教育之轉變,亦值得大家多多思考與關注。

IMG_2507
生兒育女之後,蘇美智更加關注與教育及學習有關的議題。

IMG_2518

舊課本反映的價值觀或人生觀,跟我們今天宣講的,還是有不少差別。

美感教育漸行漸遠 難忘舊課本鮮活插圖

歷任《明報周刊MPW》資深編輯及《明報》副刊記者等職,蘇美智曾獲頒人權新聞獎中文報章特寫冠軍之餘,早前更獲樂施會邀請為他們的「世界小小公民」系列繪本撰寫文字故事,因此這天跟她一起參觀正在南豐紗廠舉行的「舊課本——那些美好的風景」展覽,翻開一本本正在「課室」展示的舊課本,不難被那些簡單質樸的內容吸引住——當然,還有鮮明活潑的插圖,相比現在密密麻麻、不懂留白之美的課本設計,自然令人賞心悅目。「不論是美感還是童趣,現在的課本都不再重視。」想起早前佳士德春拍預展上,清代畫家任伯年的名畫竟然被小朋友無故撕爛,一個城市的美感教育有多差,才會發生這樣的事?「美感不是開一課來教就可以的,我們應該讓小朋友知道,美感其實是生活的一部份。小朋友大部份時間都在學習,課本跟他們的生活如此貼近,為甚麼我們不努力做好這方面的事?」


美感作為知識與生活的一部份,小朋友固然要知道,而知識作為流動的東西,更要具備與時並進的能力。蘇美智一下子被某本舊課本吸引了視線,直接樸實的內容令小朋友容易理解,但她亦從舊課本指出了思想的變化與差異。「『功課做得好,媽媽很歡喜』,讀書是為了讓父母開心,這是那個年代的想法,到了今天,課本應該反映進步思想,讓小朋友知道讀書是為了自己。」知識能夠流動,但如「不在公共地方喧嘩」及「讓座予有需要人士」等價值觀及與普世價值,卻始終需要灌輸給下一代,蘇美智的看法是︰「除了課本,身教言教和社會教育同樣重要,例如高官少說謊話。」

IMG_2483
課本一直教導我們,不在公共地方喧鬧。

新式「工具書」沒有的暖暖情懷
如果國家是孩子,那怎樣的孩子,才算學得更好、做得更好呢?且看〈國慶日演說〉如何展示︰「年輕的都進學校,學那工作的本領。年長的都有工作,做那有益的事情。沒有不工作的懶人,也沒有喫不飽的苦人。」有工開、有錢賺,國家繁榮除了繫於經濟發展,年輕人有書讀、窮苦人有飯食,關注民生、關懷民情,從人文層面出發,也是國家進步必要的軟實力。

舊課本輸出硬知識、也附送暖暖情懷。蘇美智家中的《開明國語課本》於1932年出版,由葉聖陶編寫、豐子愷插圖,在編寫內容的時候,葉聖陶著力為小朋友建立一個能夠理解與溝通的世界,像書封上就標示著他編寫課本時的設想︰「給孩子們編寫語文課本,當然要著眼於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因而教材必須符合語文訓練的規律和程序。小學生既是兒童,他們的語文課本必得是兒童文學,才能引起他們的興趣,使他們樂於閱讀,從而發展他們多方面的智慧。」

小朋友天生好奇,課文設計原可以「利用」他們的好奇心來幫助他們探索世界。但接近一個世紀之後,課本漸漸忘卻幫助小朋友與世界溝通的使命,慢慢成為可供分析的書籍。「高小的小朋友容易受公開試或升學壓力影響,有時會花盡心力揣測出題者背後的心思,學習方式被扭曲,不再像從前般依靠直觀。」蘇美智育有一子一女,兒子是中學生,從小學升上中學,不論是父母還是小朋友,難免都經歷過公開試的纏繞。「小學時有篇課文談豆腐,文人一講起豆腐就如數家珍,又羅列出各種豆腐菜式,當中又以豆腐寄寓高潔性情,配合各式各樣的修辭手法,哥哥讀得很痛苦,讀完已經不想再吃豆腐了。」


IMG_2479
舊課本——那些美好的風景
日期︰即日至7月10日
時間︰10am-8pm
地點︰南豐紗廠地下紗廠坊
門票︰免費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虛詞.無形」及香港文學館的立場。〉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石磊

純情左耶青。

熱門文章

《破.地獄》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編輯推介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1

略談香港中文考試之存廢及其他

時評 | by 淺白 | 2025-01-21

樂諾的番茄炒蛋煲

小說 | by 梁曉聆  | 2025-01-18

悼邵家臻

詩歌 | by 李金鳳 | 2025-01-17

美國著名導演大衛連治逝世 享年78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6

獨力湊仔兩日談

散文 | by 曾繁裕 | 2025-01-16

東尼瀧谷——貪戀村上春樹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1-15

《爸爸》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2

【2024年香港書店面貌變化小匯總】

現象 | by 漫遊香港書店 | 2025-01-07

「作者」的復活

教育侏羅紀 | by 任弘毅 | 2025-01-07

詩三首:〈阿修羅時間〉、〈意義〉、〈瀉湖〉

詩歌 | by 王兆基,王崢,王培智 | 2025-01-05

【2024回顧】告別逝去的人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他們想,反正我不作惡都改變不了世界

影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