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與女體:《三夫》評論彙整(a.k.a. 懶人包)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19-04-24

繼《榴槤飄飄》和《香港有個荷里活》後,陳果導演終於拍出「妓女三部曲」最終章《三夫》。電影在去年亞洲電影節作為閉幕電影放映,至今年三月底公映惹來評論爭議,仍能奪得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電影大獎。小妹(曾美慧孜飾)連場粗鄙不倫的性愛場面大膽衝擊觀眾道德底線,同時陳果和紀陶合寫的劇本玩盡香港符號,好像向各路影評人挑機:「有種你就給我解讀哩!」當然陳果不會給予任何答案,訪問中只會說「你看到甚麼,那就是甚麼」,是深藏不露留下詮釋空間,抑或故弄玄虛?以下整理電影的各方評論要點以供讀者思考。


一、電影過剩的性愛場面有否剝削女性身體?敍事上有沒有必要性?

《三夫》的最大爭議是小妹的角色設定。性上癮的小妹弱智又失語,全片只靠純粹的形體和眼神演出,絕不是觀眾一般認知的「妓女」。問題是安排這樣一種噁心變態的女體演出,有否厭惡甚至剝削女性的嫌疑?洛楓直指小妹淪為陳果鏡頭下的工具,被男性導演用作政治隱喻手段,而且過火的性愛場面無助電影主題上的深化或延伸。

沒有正常人判斷的智力,小妹不會知道自己是受害者,男性導演還讓她厭惡自己的身體呢(搗毀木瓜的比喻),但觀眾不是智障者,不會看不出電影背後那種沾沾自喜的男性慾望。一些男性創作人喜歡以「女體」暗喻政治,但建構的過程中總流露權力的操控與剝奪,政治的意識被抵消了,祗剩下男權,或厭女情結,而《三夫》還要再加一重對弱勢社群的侵害!

政治女體——二重剝削女性的《三夫》/洛楓(立場新聞,2019年4月4日)


同樣從女性角度出發,譚以諾卻認為《三夫》有一份香港導演鏡頭很少呈現的女性情慾,並指出小妹的形象與不少女性主義理論家筆下的身體甚為相似,「介乎於完全混沌與語言之間,能破除陽具中心的象徵秩序。」

在父權秩序之下,她(小妹)必須被去除、被排斥、或被馴化,才能確保這秩序運作正常。這也就是為何可稱之為「賤斥」。她被賣,為男性提供服務,卻又因其無法滿足的慾望而使老三精疲力竭,那些有如嘉年華式的花式做愛場面恰恰無法為父權定義下的女性形象所吸收。這份溢出、這份過剩,正是錯開陽具中心的逃逸路徑。

怪異空間、解構盧亭、重尋性慾——看陳果《三夫》的三條進路/譚以諾(第二十五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頒獎典禮場刊,2019年3月7日)


何以的長篇評論則一併討論「妓女三部曲」,焦點自然落在妓女主題的延伸意義,指出錯綜複雜的中港關係一直是妓女故事的重心。但在《三夫》中除了那些過於直白的悲觀轉喻,作者借用文學批評家巴赫金《拉伯雷研究》理論,竟閱讀到小妹身體「藴藏着反抗與否定既定規則與價值的可能」。

《三夫》的女主角小妹依然是一個不斷「移動」的女性──電影間場的「海」、「陸」、「空」提醒着觀眾小妹的移動方向。與先前兩部電影的妓女不同,小妹的「移動」與「回歸」或「躍升」無關。《榴槤》的小燕作娼是為了回鄉做老闆、《荷里活》的東東是為了到真正的美國荷里活,小妹作娼卻全因肉體,從來不具備對金錢、智性或更高目標的追求──正如電影最後對「空」解釋是「空無」,而非向上提升的「天空」。她的「移動」只在乎過程──因為只有在漂流狀態下發生的性事,方能撫慰她的「低端性癮」。

陳果「妓女三部曲」的女妖:怪異離道,反叛飄飄/何以(映畫手民,2018年12月11日)


二、奇情故事背後反映出甚麼情感或象徵意義?

另一邊廂,翁子光在臉書寫道即使《三夫》的女體剝削和男性沙文主義屬實,討論也不應落在道德批判層面,而是電影的戲謔譏弄、淺白的政治喻意欠缺創作動機上的合法性。而他樂見陳果回復獨立創作的精神,至少從女體炮製奇觀的做法中感受到導演充沛的創作力。他亦指出陳果作品中一向有運用中華文化符號的情意結,帶著「遠望神州而心懷無根的鄉愁」。

因為電影「去得盡」,利用女體去炮製奇體的用意是鮮明的,於是成也女體敗也女體,這種做法做到極致,所以我能感受到作者充沛的創作力及靈感,不喜歡的人就是「你做得愈多,他們愈反感」,所以我認為這很可能是陳果導演重新定位之路的分水嶺﹕不像《香港製造》時那麼幸運,但顯然更有決心,更忠於自己,肯定有人會說「以後不想再看陳果的電影」(或者會偷偷地看),而我卻是「喜見陳果回復真身」。

翁子光臉書(2019年4月12日)


嚴尚民指出《三夫》的性愛場面「絕無挑釁性,燃不起性慾」,反而接近日本導演大島渚的《感官世界》。而即使《三夫》相對保守,裡面的性愛場面和符號化的角色始終離不開香港今日的危機。

三部曲終章反而傾向回應陳果的成名作《香港製造》。這部經典之作處處流露面對「回歸」的憂患意識,而《三夫》的整體氣氛更絕望,更無出路(在《香港製造》中,至少早死早着是一條出路),電影結局鏡頭隨船駛向港珠澳大橋,霧海環艇,猶如今日香港,無路可退,卻也不知該如何走下去。我會說陳果的新作是難得的作品,他不怕黑色幽默和惡趣味冒犯觀眾,反而藉此刺激思考,而且玩得聰明,每插你一刀就跟你說一個笑話作補償。但這作品斧鑿較深,隱喻擺得太前,變成明喻,暴露故事本身不夠扎實、編劇略嫌鬆散、內容不足的毛病。

《三夫》香港人盡「三夫」?/嚴尚民(《香港01》周報,2019年3月4日)


石琪則認為色情怪招乃陳果本色,無法認同當中有任何象徵香港的說法,只是刻畫性愛特別「離譜」的奇片而已。

《三夫》是陳果「妓女三部曲」第三部,今次進一步出位不文,大搞荒淫和性變態,這方面顯然發揮他的個人興趣,多過香港象徵意味。此片亦使我想起日本今村昌平的《日本昆蟲記》和《鰻魚》。作為「性上癮」電影,這一部拍得淋漓盡致,如果確有政治暗喻的話,則牽強拉扯,並不貼切。

《三夫》香港人魚性上癮石琪(立場新聞,2019年3月30日)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關於爸爸的兩位小演員〉

影評 | by 毛曄穎 | 2024-12-12

編輯推介

迪士尼刪除新作的跨性別元素

報導 | by 虛詞編輯室 | 2024-12-21

飲江詩兩首

詩歌 | by 飲江 | 2024-12-19

Fahren

散文 | by 言水 | 2024-12-19

被時間觸碰的光之羽

散文 | by 賴志豪 | 2024-12-14

張愛玲與宋淇談瓊瑤 也談亦舒

歷史 | by 馮睎乾 | 2024-12-12

法協記憶與逝水年華

散文 | by 箋箋 | 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