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詩人陳滅睽違17年後終於出版最新詩集《離亂經》,收錄了他在2009至2025年間創作的80首詩,分為七卷,以不同的主題與形式回應時代與個人交織的聲影。由此,虛詞編輯部組成小輯,收錄五篇文章:包括詩人書中後記並分享三首集內作品;陳諾霖專訪陳滅文章,由詩人親身分享他如何以文字捕捉香港這一地方;翟彥君側錄了詩集新書發布會的內容,談論「離亂」作為詩集核心旨在折射移民潮下,港人去留的共同感受;鴻鴻與徐竟勛則分別撰寫評論,細看詩作呈現之深意。
香港詩人陳滅睽違17年後終於出版最新詩集《離亂經》。陳滅在後記中指出,《離亂經》不僅是回應時代的激盪,亦是尋求超越時代的希冀。詩集收錄了詩人2009至2025年間創作的80首詩,分為七卷,以不同的主題與形式回應時代與個人交織的聲影。虛詞編輯部將分享集內的三首詩作〈我不知道香港往哪一個方向吹〉、〈香港入雲〉及〈香港若夢〉以饗讀者,從詩中感受陳滅如何以詩作抒寫離亂香港的辛冽,在詩意的大道上闊步小巷中潛行。
「像是一場通靈,你透過這些詩,與我、與40年來的香港對話。」聽陳滅談香港,像在說起一位故人,他在新詩集《離亂經》中以不同形式結構的詩歌,試圖去捕捉香港的意志,讓這個離魂幻影成形。可陳滅卻說,並不是他作為詩人高高在上地去「寫」香港,而是傷心失語的香港在強烈呼喚着他,在茶餐廳、在超速的紅色小巴、在舊樓間,要借詩人的口,唱出無聲的哀歌。一場香港夢醒後,陳滅如何以詩求脫離亂?
香港詩人陳滅近月出版詩集《離亂經》,其精選2009年以來作品,分七卷探討香港離亂、個人內在與粵劇等主題。在新書分享會中,邀請到九零後詩人李顥謙與談。陳滅指出「離亂」作為詩集核心,旨在折射移民潮下,港人無論去留的共同感受。他以「復刻香港」為喻,闡釋其嚴謹的創作理念:復刻並非懷舊,而是透過內在鍛鍊以「招魂」方式重現香港精神,旨在重建堅實的自我。
鴻鴻讀畢香港詩人陳滅《離亂經》詩集,認為陳滅有如當代的吟遊詩人,唱著失落的情歌。陳滅以中國詩詞修辭與西方電影技巧交錯,呈現一種華洋混雜的現代感,這本是香港城市及香港詩的本色,卻在新時代的碾壓下,成為身分的證明。鴻鴻指出陳滅以小寫的我單挑大寫的香港,因而許多句子、許多意象,都爍金為刃、凝土為器、氣湧成歌。
徐竟勛讀畢香港詩人陳滅近期推出的詩集《離亂經》,指出集內詩作橫跨2009至2025年的時空脈絡,「彼時」的香港景物與文化感悟,對照「此刻」臺灣的感傷懷舊。徐竟勛表示陳滅透過「島」、「鳥」、「雨」等意象建構兩地差異,表達對香港的感慨與迷惘,頗有李煜「夢裏不知身是客」之感。而書名「離亂經」三字同時表現陳滅離開香港的三個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