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家與漫畫家的靈魂對話:阮光民X柳廣成談文學改編漫畫

專訪 | by 黃悠詩 | 2024-10-14

臺灣資深漫畫家阮光民,以及漂泊於世界的香港新銳漫畫家柳廣成,今年各自推出改編自文學的漫畫作品——《植有木瓜樹的小鎮(漫畫版)》及《我香港,我街道(漫畫版)》。Openbook邀請漫畫評論者、暨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翁稷安針對兩位漫畫家提問,請他們分享創作的甘苦,以及在文學改編漫畫的過程中,撞擊出了甚麼不一樣的火花。 (閱讀更多)

一個告別過去的書法展 馮以力《關於書法的二三事》傳統中隱藏暗湧

專訪 | by 黃桂桂 | 2024-09-24

平時多舉辦當代藝術展覽的九龍灣藝術空間WURE AREA正在舉辦一個書法展,是藝術家馮以力的個展《關於書法的二三事》。展廳靜謐無聲,超過二十件書法作品在兩旁排開,緩步走進,像一條通往馮以力思考深處的隧道。馮以力寫了書法二十多年,在大學時期開始以藝術角度閱讀書法,反思何謂臨摹和書法,卻開始厭棄直幅書法。但在是次展出的作品中,大部分是直幅,他更提出不同問題和實驗,透露了他對書法的創新、形式和內容之間的關係的想法。 (閱讀更多)

重燃港產動作片那團火 《武替道》:「因為愛,所以搏!」

專訪 | by 鄧烱榕 | 2024-09-24

港產動作片的「真實」風格,下下打落門牙和血吞的特色,成為了無數位國際級導演的童年啟蒙,最好的例子莫過於塔倫天奴。然而,大家都知道港產動作片的傳奇,也看到了巨星們的風彩,卻鮮有人記得在幕後默默付出的一眾龍虎武師。「在那個不靠特效的年代裡,港產動作片多閃亮,這些武師就有多少辛酸。一雙手一雙腿,怎麼能打得如此精彩?」有份參與電影《武替道》的伍允龍說,要多謝導演梁冠堯和梁冠舜,因為這些電影正是向香港武師這群無名英雄的致敬之作。 (閱讀更多)

【新書】《汪精衛與中國的黑暗時代:詩歌.歷史.記憶》序〈記憶戰爭〉

書序 | by 楊治宜 | 2024-09-23

汪精衛作為現代中國政治和文學中最具爭議性的人物之一,詩人與政治人物,愛國者或叛國賊,但其故事從未被妥善地講述過,甚至現時中國禁止任何關於戰時合作政權的學術研究,以汪精衛為最。在《汪精衛與中國的黑暗時代》中,作者楊治宜認為汪精衛的抒情詩在建構他的政治身分上扮演了核心角色,而且深刻影響了大眾對他的身後記憶。她援引中國大陸、臺灣、日本、美國、法國與德國的檔案,以及回憶錄、歷史期刊、報紙、訪談與其他學術作品,嘗試以批判的角度與客觀立場,來探究汪精衛政治、文學與個人生活的傳記。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蘇苑姍詩三首

詩歌 | by 蘇苑姍 | 2025-07-04

散文 | by 俞宙 | 2025-07-04

〈黛玉笑了〉:捻花而笑的林黛玉

其他 | by 余永曇 | 2025-07-03

一天

小說 | by Rudee | 2025-06-30

詩三首:〈石身〉、〈春天〉、〈無題〉

詩歌 | by 王兆基, 黎喜, 潘國亨 | 2025-06-28

唐格朗(Tangerang)女子

小說 | by 悇愉 | 2025-06-28

科幻小說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6-20

回憶的內在意識

散文 | by 黎喜 | 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