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韓國「N號房事件」 我們推薦你讀的N本書

其他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1-09-24

韓國早前爆出「N號房事件」,男犯人涉嫌威逼女性攝製淫穢影像,並以匿名方式在社交媒體軟件 Telegram 招收近26萬會員付費觀看。事件引起包括香港等多地輿論關注,提出懲治群組管理員和付費會員等涉事者,並從根本上改善性暴力問題的訴求。


性暴力,以至針對女性的侵犯與差別待遇,在韓國並非新鮮事,也是每個國家和文化都要面對的嚴重問題。虛詞編輯部挑選相關書籍,作者來自不同國家,種類橫跨文學、理論,藉書本與知識深化讀者對各地性暴力和女性處境的了解。書總是讀不完的,我們建議你先從這七本開始。


韓國女性成長血淚史:《82年生的金智英》 趙南柱 著

「諷刺的是,當加害者在擔心自己很可能會失去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時,受害者則必須做好很可能會失去一切的心理準備。」


想了解近年韓國女性需要面對哪些性別不平等的待遇,趙南柱的長篇小說《82年生的金智英》絕對是入門的不二之選。小說透過金智英這個平凡女性的成長,講述韓國女性從出生到生兒育女都要面對的種種問題,例如普遍的性騷擾,以至如廁時被針孔攝像機偷拍等;這些問題並非作者的虛構,而是頻頻在韓國社會發生的真實事件。或許「N號房事件」早已有跡可尋,因為韓國女性的成長都是血和淚。


插入的不會抽出:《房思琪的初戀樂園》 林奕含 著

「他發現社會對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強暴一個女生,全世界都覺得是她自己的錯,連她都覺得是自己的錯。」


這是一部關於女孩被誘姦、女孩愛上誘姦犯的小說作品,也是台灣女作家林奕含生前唯一一部著作。小說的開頭寫有「改編自真人真事」,林奕含也曾在不同的訪問中提及故事裡誘姦女生的「李國華」真在其人。然而,作為一部文學作品,它不僅僅是對性暴力的控訴,作者以房思琪的視角,漸次呈現性暴力受害者的複雜心理,有柔情、慾望、愛與性的在場,除外,亦嘗試提出對藝術中的「真、善、美」概念的質疑。


女性的傷痛和愛戀:《奶與蜜》Rupi Kaur 著

「我上過床,她說/但我不知道/做愛/是什麼感覺」


《奶與蜜》(Milk and Honey)是由加拿大作家兼藝術家 Rupi Kaur 創作的暢銷詩集,由「傷痛」、「愛戀」、「心碎」、「療癒」四個部分組成,以女性的視角和筆觸,描繪一段自我療癒的過程。女性的成長中,鮮有被教會如何掌握自己的身體,因而,透過書寫認識自己的心靈與慾望,才顯得重要。《奶與蜜》適宜把英文原著跟中譯版本放在一起看,往往會帶來不同的情動和感受。


日本MeToo運動第一人:《黑箱:性暴力受害者的真實告白》伊藤詩織 著

「在自己成為被害者之前,我一直沒意識到性犯罪是何等地暴力。就算我以為自己知道,也不明白那將會是多麼具有破壞性的行為。」


伊藤詩織是一名日本記者,也是日本首位以公開身份和露面的方式控訴性侵罪行的女性,被視為日本「MeToo」運動的代表人物。《黑箱》一書記錄了她被TBS新聞台華盛頓支局前局長山口敬之性侵犯一事,以至橫跨多年的法律起訴過程。認識性侵受害人的親身經驗,有助我們了解性暴力不僅是一次性的身體傷害,長時間的訴訟過程也會帶來影響深遠的精神折磨,甚至二度傷害。反對性暴力不僅需要法律訴訟,也實在需要每個人的改變和友善。


受害者與施暴者的和解之旅:《寬宥之南》 Thordis Elva、Tom Stranger 著

「不管是性侵受害者或加害者,並不全是沒有靈魂的怪物或是瑕疵品。他們是人,不完美、會做錯事,是跟你我一樣的平凡人。」


本書分別由兩個人合寫,一個是性侵受害者 Thordis,一個是曾經性侵她的 Tom。沒錯,受害者和加害者竟然可以合作,撰書紀錄兩人如何重新理解性侵犯的傷害,以至事情如何影響了兩人多年的人生。相對訴諸法律,Thordis 選擇直接面對她的施暴者、也是昔日的同學 Tom,透過溝通和理解,讓兩人改變,從此「和解」。當然,也有評論指不是所有性侵受害者都適合這種方式,然而書本至少指出了一點——反對性暴力不獨是女性的事,也是男性的事。


性暴力理論必讀:《性侵害、性騷擾之性解放》 台灣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編

「在我們的文化中,男性被教導、被鼓勵以強暴女性作為男性力量的象徵表達方式,強暴遂成為一種『恐怖統治』(a kind of terrorism),使男性得以控制女性並使其依賴屈從。」


理解性暴力,除了認識性侵受害者的經驗,閱讀理論亦有助深化我們對性暴力文化的認知。由台灣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所編輯的《性侵害、性騷擾之性解放》一書,輯錄了西方著名女性主義理論家 Lynne Segal的兩篇翻譯文章,指出性暴力其實不是一時意氣、一時好色之事,而是根植於「男主動、女被動」的社會規範,以暴力來控制或懲治他人的行為。要根治性暴力問題,唯有透過性解放促成性別平權,才有可能。


為何性別仍然不平等:《不只是厭女》 Kate Manne 著

「儘管厭女情結經常看似個人化,但它卻最適合被理解成一種政治現象。我尤其認為我們應該將厭女情結理解成一個在父權社會秩序下運作的體系,它的目的是監督與執行女性的臣屬角色,並維持男性的支配地位。」


美國康乃爾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Kate Manne 於2017年出版本書,指出近年女性主義的發展驚人,女性地位有某程度上的提升,但同時引起了憤怒、焦慮和厭女情結的反挫。這是因為社會仍然視女性為「道德好處和資源的提供者」,當女性地位提升,變得太接近男性的角色,會被視為僭越、沒有做好本份。作者提醒我們,「厭女」不是甚麼偏差心理,而是維繫父權結構的武器;不要以為社會已經變得平等,性別的偏見,其實還在我們身邊。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虛詞.無形」及香港文學館的立場。〉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破.地獄》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編輯推介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1

略談香港中文考試之存廢及其他

時評 | by 淺白 | 2025-01-21

樂諾的番茄炒蛋煲

小說 | by 梁曉聆  | 2025-01-18

悼邵家臻

詩歌 | by 李金鳳 | 2025-01-17

美國著名導演大衛連治逝世 享年78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6

獨力湊仔兩日談

散文 | by 曾繁裕 | 2025-01-16

東尼瀧谷——貪戀村上春樹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1-15

《爸爸》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2

【2024年香港書店面貌變化小匯總】

現象 | by 漫遊香港書店 | 2025-01-07

「作者」的復活

教育侏羅紀 | by 任弘毅 | 2025-01-07

詩三首:〈阿修羅時間〉、〈意義〉、〈瀉湖〉

詩歌 | by 王兆基,王崢,王培智 | 2025-01-05

【2024回顧】告別逝去的人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他們想,反正我不作惡都改變不了世界

影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