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by 陳苗 | 2025-08-21

陳苗傳來《F1電影》影評,指出電影被影評批評為劇情老套、不切實際的荷里活神話,卻贏得驚人票房,其魅力在於「第二次機會」核心主題,觸動觀眾對人生逆轉的深層渴望。陳苗認為,《F1》成功的關鍵在於畢·彼特的獨特星魅——他一貫的「牛仔浪人」氣質,為角色注入了人間溫度與江湖義氣,讓觀眾放下對情節的質疑,全情投入這場關於希望、救贖與圓夢的歷險,從電影中感受社會缺乏的正能量。 (閱讀更多)

重探《死神來了》的死亡哲學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08-12

《死神來了6》回歸大銀幕,姚金佑傳來《死神來了》系列影評,指出其非單純為電影「爽片」,反而是對死亡哲學的傳統論述的一種反動。姚金佑引用哲學家海德格將死亡視為一種時間性的存在,視死亡為生命終結、促使本真存在的威脅。而「死神來了」此名稱亦將死亡的哲思,由時間層面轉移至空間層面,戲中的「死神」有意識及計劃操控物理環境,編織出精密的死亡陷阱,挑戰觀眾對時間、空間與生命意義的固有認知,重新思考死亡與我們身處的「空間」究竟有何關係。 (閱讀更多)

醬園味:評《醬園弄・懸案》

影評 | by 金成 | 2025-08-06

金成看完陳可辛新作《醬園弄・懸案》後,讚揚電影以世界級規模呈現華麗美術、精湛導演技巧與明星陣容。他指出,電影弱化血腥細節,轉而聚焦時代脈絡,探討封建社會中女性絕境下的命運與反抗悖論。同時陳可辛模糊正反派界線,以疏離敘事呈現當時媒體、司法與民情的反應與權力。 (閱讀更多)

《罪人們》:象徵、反基督與弱弱相殘

影評 | by 曾友俞 | 2025-07-29

曾友俞傳來《罪人們》影評,指出電影以吸血鬼作為主題的故事,其創新之處在於融入賽博龐克元素的集體意識,吸血鬼在戲中作為群體存在,他們象徵反基督力量,同時體現集體主義特性,可視之為共產主義對抗資本主義與基督教的壓迫體系。縱使吸血鬼群體自身遭受迫害,他們仍成為迫害黑人的加害者,不論是吸血鬼群體或是黑人群體都是被這個更大的體制給壓迫著,展現出體制權力如何助長「弱弱相殘」的行為。 (閱讀更多)

《不赦之罪》:擺渡者,無從渡己,何以渡人?

影評 | by 盧卓倫 | 2025-07-09

盧卓倫觀畢《不赦之罪》,指出梁牧師面對害死女兒兇手的陳梓樂,他既要展現牧者慈悲,又難以釋懷內心仇恨。當陳梓樂一句「咁我可以原諒晴晴啦…」更成為劇情轉折,引發誰該寬恕誰的深刻叩問。當梁師母首次面對面與陳梓樂對話時,坦言無法原諒陳梓樂,卻仍勉勵他重新做人,展現出人性那愛恨交織的矛盾複雜性。 (閱讀更多)

《下流偷生族》:資本社會的荒謬、異化與孤獨

影評 | by 曾友俞 | 2025-07-09

曾友俞傳來《下流偷生族》影評,指出主角Aurora作為揀貨員的單調日常,揭示資本社會中人的荒謬、異化與孤獨。日復一日,她手持掃碼槍穿梭層架,生活如輸送帶上的貨物——看似移動,實則停滯,恰似薛西佛斯推石的無盡輪迴。Aurora與同事的短暫互動、生活的瑣碎窘境,均映照出勞動與社會關係的疏離。曾友俞認為,《下》以寫實又中立的角度,刻畫出資本社會中大部分人的存在樣態的故事。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小說 | by 吳紫翹 | 2025-11-15

觀塘道沒有塞車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1-14

《兒子》:冰冷房間裡的大象

劇評 | by 李浩華 | 2025-11-13

《醜婦》:兩個傳言的世界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11-12

陳帥氣的美容課

小說 | by 黎柏璣 | 2025-11-14

小說 | by 潘梓傑 | 2025-11-07

【教育侏羅紀】宿舍的空床

教育侏羅紀 | by 梁智坤 | 2025-11-04

葉姐

小說 | by 楊彩杰 | 2025-11-03

搞軭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