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 by 張紫敏 | 2022-07-05

現時在M+舉行的安東尼.葛姆雷《亞洲土地》即將完展,張紫敏在網絡上搜尋後發現不多對這位大師的分析,嘗試拋磚引玉,順道疏理這份不易被碎化的震撼感,認為展覽的深度與廣度,同樣天衣無縫,是超越地域、時空、文化場域的劃時代藝術創作。 (閱讀更多)

枝榦生機看不足——「吳冠中.速寫生命」觀後散記

藝評 | by 陳煒舜 | 2022-06-16

繼2020年底的「吳冠中.速寫生活」展覽後,香港藝術館近期再舉辦題為「吳冠中.速寫生命」的續集,展場以吳冠中的《漢柏寫生原稿》為主角,陳煒舜入場觀展後寫下這篇散記,從多年前讀到吳冠中的〈憶初戀〉,談及吳氏創作強調寫生的關鍵在於「生」,也就是捕捉生命的瞬間,其畫其文一直也是他重要的精神食糧。 (閱讀更多)

看畫展的日子

藝評 | by 古可欣 | 2022-05-17

在富利來商場一樓的Mist Gallery中,空間很小,像一人睡房,由門到四面牆均是大約五、六步左右,走一圈約莫只需十五步。畫展《軼事》,屬於實驗性質,展出畫家文櫻瑺的小型畫作。畫家Joyce駐場守候,推門進內時我便跟她在入口相視點頭,她繼續安靜地坐在角落,我則抱住兩臂慢慢遊走在畫內的日常城市風景中。 (閱讀更多)

岳敏君個展《拈花一笑》:被遮蔽的中國人臉和真相

藝評 | by 馮曉彤 | 2022-04-28

淺緋色的頭顱掛著大得不成比例的咧嘴笑,連額頭、眼尾和面頰都跟著失控抽搐,大笑背後藏著不安與躁動 —- 中國當代藝術家岳敏君的招牌「笑臉人」,曾刷新了中國當代藝術品的拍賣紀錄。今年四月,位於中環的當代唐人藝術中心舉辦中國當代藝術家岳敏君個展《拈花一笑》,從經典的「笑臉」到疫情時期全新創作的「花」系列,一共展出約二十幅作品,讓觀眾在文化符號之間窺視中國更多的面貌。 (閱讀更多)

方皓玟《HW1》= 許冠傑式本土?

藝評 | by 綠色衫 | 2022-04-19

這兩年,樂壇產出不少回應離散的歌曲,寫出面對離散的複雜情感。日前方皓玟推出新歌《HW1》,同樣寫離散,卻寫出「就說聲 we are hkers yea yea yea」,強調香港本土身份,寫法上令人想起樂壇前輩許冠傑的《鐵塔凌雲》和《香港製造》等幾首作品。橫跨50年,《HW1》是舊酒新瓶,還是暗藏對香港身份的不同解讀? (閱讀更多)

蛻掉標籤,以小敘事文藝彰顯主體—— 浸大展覽「危機中的蛻變:看(不)見的少數族裔」

藝評 | by 潘逸賢 | 2022-02-15

危機中能照顧好自己,好好生活,已是福氣,未必會想到同一社區內,不同的族裔群體過得如何?浸大人文及創作系上月舉辦名為「危機中的蛻變:看(不)見的少數族裔」的展覽,正是為了展示香港少數族裔社群在疫情下的生活經驗。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東亞文藝之沈痾:超越人性的遲疑

其他 | by 盤柳儂 | 2025-10-22

編輯推介

【教育侏羅紀】宿舍的空床

教育侏羅紀 | by 梁智坤 | 2025-11-04

葉姐

小說 | by 楊彩杰 | 2025-11-03

搞軭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10-31

小刀

小說 | by 鍾粹 | 2025-11-01

奧迦斯的旨意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31

談《叮叮行》 ——筆訪詩人吳俊賢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10-30

Yet are we tomorrow’s men

散文 | by 孔銘隆 | 2025-10-29

【教育侏羅紀】白鴿

教育侏羅紀 | by 王思皓 | 2025-10-28

Heathcliff

散文 | by 俞宙 | 2025-10-24

七日失戀療程

小說 | by 水 | 2025-10-24

《風林火山》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