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 by 蘇麗真 | 2022-08-19

銳意探索及打破舞蹈與各種藝術界限的不加鎖舞踊館(不加鎖),七月舉辦《Unlock Body Lab:公開研習週》,「Open Field vol.1」以排練室展演(studio-showing)形式呈現帶來兩套風格各異的作品:聲音藝術家鄭雅茵和孫禮賢的實驗作品《走走》,以及中國舞出身的舞者伍詠豪首部個人創作《专业不专业 Zhuānyè bù zhuānyè》。驟看文案:「讓創作者不受特定媒介、形式、觀賞方式、觀眾群、票房期望所限(…)分享發展中的創作脈絡和世界觀」,一個以創作者本位寫出的文案,開宗名義「Open Field」,就像是一個 jack-in-the-box,團隊不僅是物理地打開舞團的排練室,更是打開在座各位觀眾的腦洞——去「舞團」唔睇跳舞,究竟我睇緊啲咩?我想睇到啲咩? (閱讀更多)

檔案是記憶的累積,也是記憶的遺失——談Para Site展覽「人為/狀態」

藝評 | by 黃桂桂 | 2022-08-04

早前兩位藝術家鄭子峰、李曉華於藝術空間Para Site的天台工作室舉辦雙人展「人為/狀態」,在翻閱、瀏覽過Para Site多年來的檔案後,鄭子峰以微距攝影將歷史圖片反覆重製;李曉華則復活達蓋爾銀板技術,進行「無對象」攝影。當人類建構檔案以記錄自己的存在,那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狀態? (閱讀更多)

何處是吾家?《撈鬆》與《大鄉下話》的靈魂拷問

藝評 | by 林皓賢 | 2022-07-05

藝術表現離不開與時代的互動,從去年的《大鄉下話》到今年《撈鬆》,伍宇烈、盧宜均及劉榮豐三人組利用舞台,創作了一系列的歌曲去述說三代香港人對於身份認同的迷惘,透過兩次表演,回應這個時代香港人最關心的問題, (閱讀更多)

高立畫展《黑暗夜空擦亮暗黑隕石》——破碎又專注,善忘又頑固

藝評 | by 《禮樂》蕭華敬 | 2022-06-30

最近在大南街Parallel Space舉行的《黑暗夜空擦亮暗黑隕石》畫展,高立以畫回應六十四位作家的不同創作,《禮樂》作者蕭華敬觀展後,認為這是個難能可貴的展覽,勇氣與視野均屬高手,「破碎又專注,善忘又頑固」的副題,更顯這個項目的意義。 (閱讀更多)

劃時代的藝術造物主威力——Antony Gormley亞洲土地

藝評 | by 張紫敏 | 2022-07-05

現時在M+舉行的安東尼.葛姆雷《亞洲土地》即將完展,張紫敏在網絡上搜尋後發現不多對這位大師的分析,嘗試拋磚引玉,順道疏理這份不易被碎化的震撼感,認為展覽的深度與廣度,同樣天衣無縫,是超越地域、時空、文化場域的劃時代藝術創作。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2025書展活動推薦 獨立出版另起爐灶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16

「詩同讀·風格」 海自暗光中顯現,幽禁於琥珀中的顏面 ——讀曹疏影〈fragile〉、〈淡金路〉

其他 | by 畢如意, 季展伊, 張雅婷, 現三, 不與易, 謝曉陽, 李曼旎, 歐陽咻, 嘻嘻, 意寒 | 2025-07-20

編輯推介

表達空白

散文 | by 釅釅 | 2025-07-25

粵劇音樂設計怎樣取得平衡

其他 | by 王勝泉 | 2025-07-27

放榜的那些事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