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點拍成電影的《窮巷》

評論 | by  曾肇弘 | 2019-07-12

侶倫的長篇小說《窮巷》,是寫戰後幾個南來移民同屋共住的故事。可是,這部被譽為五十年代最重要的香港文學作品,從當初在報章連載,到後來出版成書的過程裏,卻是屢經波折。侶倫於1979年的一篇〈說說《窮巷》〉(收入《向水屋筆語》)就詳細交代當中的前因後果,小說中那位靠寫稿為生的失業記者高懷,彷彿有著他的影子。

去年,藏書家許定銘先生從侶倫兒子李兆輝的手中,獲得了一冊《窮巷》的劇本手稿,劇本最後捐贈予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根據許先生在〈劇本《窮巷》的發現〉中說,這份劇本合共約三、四萬字,共分七十五場,戲名改為《人間何世》。在劇本結尾,侶倫注明是於1948年5月10日晚完成,但那時他才在《華商報》連載《窮巷》不久,小說要到1952年才脫稿,因此許先生推論侶倫應該先以劇本作大綱,然後才寫成長篇小說的。


《窮巷》的劇本手稿可說是近年香港文學史的一項重要發現。過去很多人只知道侶倫戰前曾涉足電影界,卻未嘗得知他把《窮巷》編成劇本,而他生前的憶述也沒有提及。


此事令我想起,數年前研究著名的粵語片導演李鐵時,在電影畫報裏無意中發現,《窮巷》原來差點就被改編成電影。然而,翻遍有關侶倫的生平介紹,卻未見任何記載,故值得趁此機會略作補遺。


粵語片芸芸導演中,李鐵素來以嚴謹著稱,最擅長拍攝貧苦大眾的生活。早在香港淪陷之前,他就拍過一部刻劃小市民的《人海淚痕》(1940),張瑛憑著主演此片得到「華南影帝」的美譽。到了五十年代,李鐵與一群粵語片的台前幕後精英組織成立「中聯電影企業有限公司」,他為中聯首部開拍的電影,就是今天膾炙人口的《危樓春曉》(1953)。所以,由他執導《窮巷》電影版,確是深慶得人。


事實上,我讀《窮巷》時,已覺得書中情節跟《危樓春曉》一類粵語片十分相似,腦海裡亦不禁將小說的幾位主角,跟粵語片的一班老戲骨作「配對」︰高懷應該像文質彬彬的張瑛,身世悲慘、內心良善的白玫令人聯想起紫羅蓮,退役軍人杜全活像銀幕硬漢李清,包租婆由陶三姑演就再適合不過了……

圖一

圖一。


翻閱中聯的官方刊物《中聯畫報》,1956年便多番提及李鐵將會執導《窮巷》(見圖一)。首先是2月第六期就有一篇〈李鐵怎樣拍窮巷〉,內文說李鐵當初讀了原著後,已十分喜歡,並向侶倫買下電影版權(值得留意的是,許定銘提到現在發現的《窮巷》劇本裡,就夾附著一張侶倫用「李鐵稿紙」寫的人物名單)。直至中聯需要劇本時,李鐵遂向眾人提議開拍《窮巷》。至於演員人選,該篇報導則說仍在考慮中,但附上多幅侶倫與李鐵一起到木屋區視察外景場地的相片(見圖二至三)。李鐵還寫了一篇簡短的感言︰


我愛《窮巷》這本小說,可以說是有點近於瘋狂,它在報上連載的時候,我就天天的追下去。後來出了單行本,侶倫兄送了一本給我,為了得到一個完整的印象,我一口氣看完了。《窮巷》裡每一個人物,我都熟識,我覺得不只歡喜他們,而且和他們做了朋友。所以這個小說準備改編電影的時候,我一點也不費力的在編導委員會席上把他們一一介紹出來,說得清楚動聽。為甚麼我先要介紹人物而不去說故事呢?因為有這樣的一群小人物,才能成為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我敢保證,你看過這個故事,你一定非常感動,那是一個不平凡卻很生活的故事!

圖二
圖二。

圖三
圖三。

到了同年5月第九期《中聯畫報》另一篇〈窮巷人物造型漫像〉,由署名丁岡的畫家繪畫出小說中幾個主角,包括高懷、白玫、莫輪、杜全、三姑、阿貞的造型(見圖四)。之後8月第十二期的一篇李鐵的人物特寫〈中聯導演群像之六︰李鐵〉,作者小雯讚賞李鐵慢工出細貨,擅長拍攝小市民戲,亦提到他即將開拍《窮巷》,劇本已改了十次之多云云。

然而,《中聯畫報》之後卻沒再出現《窮巷》的報導。而李鐵再為中聯拍片,已要去到1958年的偵探片《香城兇影》了。我亦翻查過舊報紙,只有《大公報》1957年的一篇報導,提及中聯買下了《窮巷》的版權。其實中聯也有不少計劃開拍的電影,到頭來也未拍成,但沒一部像《窮巷》般未開拍已有那麼多報導。李鐵看來做了不少準備工夫,這樣子夭折不能不說是遺憾,究竟當中是甚麼原因導致他要前功盡棄呢?只可惜當事人俱已作古,但願將來能有其他相關文物「出土」,幫助我們解開這個謎團吧。


圖四

圖四。

延伸閱讀

作者其他文章

曾肇弘

文化評論人,無可救藥的戀舊癖。

3體同病相連雪豹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周處除三害》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4-05

堂郎

小說 | by 李俊豪 | 2024-04-05

【無形.同病相連】太空漫遊

詩歌 | by 陳康濤 | 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