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販書追憶》書題中,歐陽先生先後用了三年時間斷斷續續書寫從事售賣舊書的歷程及行業裡其他同行的興起與沒落。不僅記載了港島各區的書商、小書店、小人物──「收買佬」等各類市井人物的影跡,也同時讓讀者走進了時光隧道,彷彿聽到太平山街上吆喝聲、看到三角碼頭的帆影、樓梯街旁的街坊忙著四方城戰況的情景。此書用上了「販」字,買賤賣貴者也。本身職業既具有流動性,既市井又高雅,既是經商者,也是愛惜舊物者。在歐陽先生的描述中,看到他心懷感恩,追憶過去香港的社會,生命中的一段又一段知遇之情,並寄望將來循環不止的舊書生命,藉著「環保」之概念,或者正如此前所言:在環保的表皮之下,是那顆愛書、惜書之心,希望延續輪迴舊書的生命。 (閱讀更多)
渺小的個體不免隨波逐流,如何安身立命成為每個現代人的課題,余達志評《殺神John Wick》系列,四集電影的動作場面固然紛花撩亂,再多推一步思考,整個系列想舖墊的是西方世界如何理解江湖,最後隨著John Wick與Caine的決鬥告終而徐徐落幕,但走岀電影院,才是我們真正需要面對的江湖。 (閱讀更多)
聽張敬軒的新歌〈隱形遊樂場〉,四葉注意到歌詞出現三次故意的延宕或「猶豫」,認為這種「猶豫」不僅僅是停頓與時間上的延遲,並由此談及它們每次出現的理由與意義何在。 (閱讀更多)
意象和文學,是浪人劇場獨樹一幟的創作標誌,石啟峰評舞台劇《流幻。空臉人》,演出分為兩個部分,先是形體劇場,後是粵語歌劇,兩個段落各自游移於虛實之間,過程創造出豐饒的意象,巧思不斷。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