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by 王勝泉 | 2025-07-27

香港粵劇藝術團音樂總監傳來文章,探討粵劇音樂設計如何取得平衡。粵劇音樂從早期「五架頭」硬弓組合,演變至二十世紀中西樂器混合的交響樂式大型樂隊,歷經百年轉型,已不僅限於唱腔伴奏,更融入過場音樂與氛圍襯托。王勝泉表示,當代粵劇雖融入西曲、流行曲等元素以豐富內容,卻可能沖淡傳統特色。他認為,粵劇音樂應保留即興拍和的獨特性,同時改善配器與排練機制,方能提升其精緻度與觀賞性,強化地方韻味及雅俗共賞的魅力。 (閱讀更多)

笑吧!柴郡貓——沿著《不合時宜的群像:書寫理論的獨行者》

書評 | by 雙雙 | 2025-07-23

雙雙傳來《不合時宜的群像》書評,表示看到書本英名令他聯想到佛洛伊德的「固著」,並藉此勾勒出一條散策路徑,聚焦於村上春樹、阿甘本、佛洛伊德與夏宇四位身上。雙雙指出村上春樹的藝術鎮魂功能,強調藝術如何將未活出的生命帶入現實領域,卻無法改變因果律界限;阿甘本的「當代」概念,視不合時宜為透視黑暗、縫合時代斷裂的途徑,使過去復生;弗洛伊德的記憶與創傷理論,質疑意識與現實的分野,探討書寫如何重組時態與慾望;夏宇的自由思考,借柴郡貓象徵流變姿態,拒絕固定真我,於邊界蹓躂以編織生活時態。 (閱讀更多)

〈佛洛依德愛上林夕〉:只求傾聽的夢境

其他 | by 余永曇 | 2025-07-23

余永曇傳來〈佛洛依德愛上林夕〉詞評,指出詞人周耀輝以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為靈感,借同為三大詞人之一「林夕」的名字隱喻夢境,以探索潛意識中的慾望與恐懼。余永曇表示〈佛〉的歌詞通過三段夢境描寫,呈現天馬行空的意象,如金螞蟻、噴泉瀑布與無分針的時鐘,隱晦表達主人公內心深層的掙扎與渴望。而副歌中道出人們需要的並非解夢者的分析,而是傾聽者的陪伴。當我們在傾訴夢境的過程中完成自我覺察,捅破潛意識和意識之間的浮冰。 (閱讀更多)

何兆基前往另一條河流的山:九仞展評

藝評 | by 周丹楓 | 2025-07-19

周丹楓觀賞九仞展覽後,認為何兆基近年的藝術創作以「山」為核心主題,以創作抽象卻具象的山形,探討人類與自然、虛擬與現實的互動關係。周丹楓認為何兆基透過個人勞力雕琢「山」,使其成為可觸及的對象,借鑒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的攝影理念,強調唯有虛構與創造,方能真正「見山」。 (閱讀更多)

我想跟你一起虛度時光:評《虛度年華》

書評 | by 陳栢青 | 2025-07-17

陳栢青讀畢《虛度年華》,指出每篇文章皆以「距離代表作誕生尚有N年」作結,將作家生涯凝縮於「尚未完成」的懸置狀態——既是句點,亦是破折號。這種書寫揭露創作者的核心悖論:代表作既是永生起點,亦是創造力的終結預告,此後人生淪為「倒數與虛度」。書中選取28、33、46歲作為切入點,避免30歲的門檻壓力,反映當代焦慮,但當理解時間與作家之間的關係,才能理解創作。陳栢青直言《虛度年華》為讀者的報時器與愛的告白:透過詮釋作家人生,讀者以自身時間延續其故事,讓創作在敘述中重生,共同虛度時光。 (閱讀更多)

「詩同讀·風格」 海自暗光中顯現,幽禁於琥珀中的顏面 ——讀曹疏影〈fragile〉、〈淡金路〉

其他 | by 畢如意, 季展伊, 張雅婷, 現三, 不與易, 謝曉陽, 李曼旎, 歐陽咻, 嘻嘻, 意寒 | 2025-07-20

香港詩人曹疏影今年年初出版《石榴海難》詩集,畢如意與祝梨選取了集內〈fragile〉和〈淡金路〉兩首詩作,並邀請了香港詩人、旅居台灣的詩人和大陸的幾位詩人共讀。季展伊、張雅婷、現三、不與易聚焦於〈fragile〉一詩。季展伊從語言質地與意象迴環入手,探討新天使的逃逸傾向與自我裂變;張雅婷強調珍珠的轉喻美學,重複結構中脆弱態度的轉變;現三以蚌殼隱喻詩歌的開合,捕捉甜美與危險的交織;不與易則層析脆弱的五種狀態,語言延宕如珍珠餘韻。謝曉陽、李曼旎、歐陽咻、嘻嘻、意寒則集中詩作〈淡金路〉。謝曉陽結合實地體驗,描繪從喧囂到靜謐的轉渡,強調破碎信仰中的微光;李曼旎視之為逃逸之詩,探討集體經驗的逸出與自我見證;歐陽咻借奧登與勃魯蓋爾畫作,分析依卡洛斯在親密語境的存續;嘻嘻融入個人遊歷與歷史碎片,連結海上花瓣般的台灣意象;意寒則辨識三條線索,突出詩人重建希望的能力。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周先陌詩作〈閨房〉的爆紅與爭議

其他 | by 嚕嚕米 | 2025-09-02

編輯推介

允許一些可怖迴旋起溫暖

小說 | by 簾櫳 | 2025-09-12

談《浮間舟渡》 ──筆訪曾詠聰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09-09

就在房間,能看到嗎

小說 | by 黑麥 | 2025-09-06

《離亂經》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5

白魚

小說 | by 胡果 | 2025-09-05

義大利時尚之王Giorgio Armani離世,享壽91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9-05

看貓(二)

散文 | by 雙雙 | 202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