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突尼西亞知名導演Kaouther Ben Hania執導,改編自巴勒斯坦六歲女童Hind Rajab遇害真實事件的電影《The Voice of Hind Rajab》(暫譯《欣德・拉賈布之聲》),於 9 月 3 日在威尼斯影展舉行世界首映。放映結束後,全場觀眾起立鼓掌長達23分50秒,創下威尼斯影展史上最長紀錄,更在影廳內引發「解放巴勒斯坦」的呼聲。
(3月27日更新:Balla已被釋放,並否認自己曾向人投擲過石塊。)榮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家不成家—我生於巴勒斯坦》(No Other Land)聯合導演巴勒斯坦籍的Hamdan Ballal於昨日(24日)在約旦河西岸遭遇襲擊,隨後被以色列軍隊逮捕。據以色列人權律師Leah Tsemel透露,Ballal目前被拘留在某以色列軍事基地,但律師尚未能與他取得聯繫。另一位導演Basel Adra認為,《家不成家》獲得國際肯定可能是以巴衝突暴力升級的原因,更直言這很可能是以色列政府對電影及奧斯卡的報復式行為。
以巴戰火不斷,生靈塗炭,宋子江因此介紹了一些罹難詩人,也翻譯了一些巴勒斯坦詩歌,但他認為這不代表他站於巴勒斯坦的立場,而是純粹站在生命的一邊。阿拉瑞爾的〈若我必須死去〉正是以死亡反過來歌頌生命的詩,是為宋子江翻譯巴勒斯坦詩歌的動機,讓更多讀者認識這些在紛亂的地域中依然書寫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