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得偶爾在電影中被阿倫狄龍的眼神所迷。他回顧了阿倫狄龍的電影生涯,特別是他在維斯康堤的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從早期的《械劫銷金窩》到《手足情仇》,展現了狄龍在不同角色中的魅力和複雜性。在《手足情仇》中,狄龍飾演的洛可與其他兄弟形成鮮明對比,尤其是他身上對於故鄉的感性與責任感。相較於浮誇的西蒙尼,洛可體現出對命運的臣服,他認為維斯康堤成功藉助狄龍的俊朗反襯出角色的謙卑與馴良,深化電影中作出道德抉擇需承擔背後代價的題旨。 (閱讀更多)
五年多後,從哥本哈根來的阿寶跨越幾千公里,回到香港與曾繁裕觀蝶。曾繁裕回想中六時參加的全港觀蝶比賽,當他們去到梧桐寨,由中瀑繼續前進而非沿路折返時,他漸發現自己老了。出於夾公仔的阿Q精神,覺得愈夾不到就愈要投放沉沒成本,他繼續躬身前行。在觀音山的全景前,看見主瀑像蝴蝶,35米高的水從天滾滾不絕劈下,二人大概都有點感動,然而重逢是短暫的,瀑布也不會為他們誌記,但他們都會因為依稀記得而期待重逢,即使分別後的短訊對話倉促結束。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