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嘉瀛傳來散文,書寫她對九龍城童年時光的深情回憶。她憶述小學四年紀獲得卡式錄音機後,便會記錄了放學後步行回家的點滴。由聯合道到衙前圍道,從尋寶城到金豪茶餐廳,處處都承載著她的回憶。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九龍城的老店被豪宅與地鐵站取代。當黃嘉瀛重遊舊地,眼前的真實與回憶相互對比,讓她不得不記錄這些未能在AI或Google中找到的珍貴往事。 (閱讀更多)
雙雙傳來散文,指自己受到一本漫畫書《綺譚花物語》,其中一篇〈無可名狀之物〉的啟發,於是興致勃勃地踏上了尋找虎爺的旅程,期望看到可愛的東西後能走一週的好運。雙雙帶著對虎爺的期待從研究室出發,終抵達附近的普天宮,一窺「可愛」的虎爺。然而,這尊神明座下的「貓」,卻與漫畫中的圓滾滾形象有些許落差。 (閱讀更多)
黎喜很喜歡無印良品,總覺得它很簡潔,當中無印良品的背景音樂深深吸引了黎喜的注意,一查之下發現那名為《Down by the Salley Gardens》的歌,並因此認識了莎莉。兩人在校園寫作課彼此鼓勵,分享音樂與人生觀,萌生微妙情愫。黎喜面對莎莉的心意選擇了沉默,成為朋友口中的「白痴仔」。 (閱讀更多)
無鋒傳來散文。即使生於零零年代,但「我」的心理年齡比實際年齡高出三十多歲,謂同齡人中的異類,因此暫未經歷任何代溝的事情,同時又對此感到好奇。無鋒於快餐店與八旬老伯展開了一場啼笑皆非的對話,使他首度品嚐「代溝」滋味。從《三字經》被改編成「初之人」的戲謔,到「卜卜齋」學堂的體罰秘辛,老伯跳脫的思維與執著的生存智慧,讓無鋒從困惑漸悟隔閡背後的溫柔邏輯,成為一場荒誕又溫暖的「代溝」碰撞。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