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館出版的新書《文學看得開(作家篇)》請來六位本地作家、大學講師、藝術家、劇作家及文化評論人,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評論及分析古今中外,超過三十位文學大家的生平及其作品,內容深入且多元,意在給更多讀者帶來知識、啟發與感通,打開更多的眼界。鄧小樺在本書前言分享成書過程,那些曾經灑過的心血,一切都不會是了無痕跡。 (閱讀更多)
小克在專欄續與讀者分享填詞心得,一份詞的好與壞,涉及太多因素,也很難定下客觀標準先決條件,但先決是對該種語言無條件的熱愛,慢慢從日常談話中領略每個音韻每個音調的特性,再配合內容或主題去適當運用,最後歌有歌命,即使上不了金榜淪為滄海遺珠對不起歌手,也起碼對得住語言本身。 (閱讀更多)
城內再現移民潮,香港人離散到世上不同地方,蘇賡哲從某位最近移民的朋友說起,「人移書不移」的背後,是因令其著迷的並非書籍內容,而是搶購的氣氛,人移書也移的,都是真正讀書人,那些曾在戰火紛飛中運走藏書的人,更加令他佩服。 (閱讀更多)
懷著周末享受一齣爆笑喜劇的心情去看《迷你兵團》(Minions)的最新續集,烏龍百出的瘋狂情節自然沒有令人失望。不過,圍繞新角色箍牙仔 Otto 的一段傻蛋情節,很難不讓人聯想到黑格爾的主奴辯證。很想知道黑格爾如果在生,會否也仰天苦笑,深深愛上這些既不聽從支配,又不曾擺脫主人的奴隸兵團。 (閱讀更多)
隨著年歲漸長,閱讀的喜好已大大不同。衞斯理早已淡出,但難忘的是透過閱讀,進入了一個魔術時刻,從此在懵懂而孤獨的時光裡,找到一個自在的容身之所。 喜歡冒險、對世界抱有好奇和想像力,甚至也隱約有對正義及自由的嚮往。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