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1-07-24

詩已經小眾,寫英文詩更少之又少。黃裕邦最新出版的英文詩作《Besiege Me》,結集了他在2014年至2020年間的作品,主題離不開同志和香港,亦梳理了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更加入了不少廣東話及網絡術語,令詩更有生命力。其實用英文寫詩有甚麼特別之處?外國文學生態又是怎樣?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繼續有詩人黃裕邦與小樺講英文詩,記得睇喇! (閱讀更多)

【文藝Follow me】華文作家共書香港街巷 香港文學出口轉內銷

文藝Follow Me | by 陳子雲 | 2021-07-24

不以地區,以街道作為單位,邀請不同作家書寫他們親密而熟悉的街道生態,織出香港社區複雜多元的藍圖。香港文學館的《我香港・我街道》今年出版續集,加上副題「全球華人作家齊寫香港」,顧名思義,是不單單由本地作家掏出其對街道的雜憶,更具創意地要求作家找出記憶中同名異地的街道,把香港的印象疊印到世界裡去。 (閱讀更多)

【文藝Follow me】時差中跨地域創作 劇場《漂泊居留所》探問何以為家

文藝Follow Me | by 陳子雲 | 2021-07-16

水無形,無情,對人類文明時而賜予,時而剝奪。《漂泊居留所》以大水淹浸某個虛構港口城市作為主線,帶出「家」貌似穩定,實則浮游的概念,主創人員更是跨地域在時差中完成創作。導演陳冠而在香港執導,監製張嘉芸身在柏林、譚玉婷則在香港身兼監製和演員。訪問當日,譚玉婷才剛剛在大埔排練完。 (閱讀更多)

【已讀不回#55】黃裕邦 X 鄧小樺:斷背山背後:安妮.普露《斷背山》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1-07-16

李安講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安妮.普露創作的同志文學經典《斷背山》,藉兩位西部牛仔的愛慾去講同志的壓抑,描寫當世界轉變的時候,情感滯留於某一個時間點而衍生出的存在與否的問題。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請來同志詩人黃裕邦Nicholas與小樺,跟大家講書講電影。 (閱讀更多)

【文藝Follow me】從微小處捍衛生活 「物喜」解憂——劉芷韻與她的小店

文藝Follow Me | by 陳子雲 | 2021-07-10

「在最壞時候/懂得吃/捨得穿/不會亂」,黃偉文寫的《小團圓》,恰恰代表了詩人劉芷韻從「貘記」走到「物喜」的心境。貘記曾經座落灣仔富德樓、上環永樂街,物喜則藏身於東邊街一隅——都是售賣古董小器物,閒時辦展覽、辦講座。劉芷韻說開了新店後,最近有興趣叫朋友來辦村上春樹的讀書會。 (閱讀更多)

【已讀不回#54】阿泉 X 鄧小樺:命定還是選擇?米蘭.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

已讀不回 | by 無定向會客室 | 2021-07-09

經歷過布拉格之春、蘇聯入侵的米蘭‧昆德拉,以那個時代為背景寫成《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人生的「輕」或「重」,人有無權自己選擇?還是「非如此不可」?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有小樺同阿泉陪你重回布拉格,記得睇喇!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風林火山》:麥浚龍的世界

影評 | by 王建鏗 | 2025-10-08

編輯推介

東亞文藝之沈痾:超越人性的遲疑

其他 | by 盤柳儂 | 2025-10-22

《眾生相》:見眾生

影評 | by 亞C | 2025-10-21

詩三首:〈回家〉、〈生老病死〉、〈太平〉

詩歌 | by 徐竟勛, 王培智, 寧霧  | 2025-10-17

《浮間舟渡》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17

消失的文學腦

散文 | by 無鋒 | 2025-10-16

九龍塘之夜

散文 | by 小煬 | 2025-10-15

伊卡洛斯

小說 | by 黎喜 | 2025-10-15

地震還未結束

小說 | by 楊焯雋 | 2025-10-10

那年切不成的月餅

散文 | by 陸裕欣 | 2025-10-06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10-03

詩三首:〈樹〉、〈某個瞬間就起了風〉、〈到達組詩〉

詩歌 | by 鄭偉謙, 梁偉浩, 李靈枝 | 2025-10-03

白頭翁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03

樺加沙日記(擬淮遠三則)

散文 | by Greenly, 羊格, 麥景琪  | 202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