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AI女演員亮相 引美演員工會抵制 炒作噱頭抑或將顛覆影視業?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16

近年來,AI技術在娛樂產業的應用日益擴大,其中一位名為Tilly Norwood的AI生成虛擬演員於2025年9月27日在瑞士蘇黎世電影節產業論壇正式亮相,其負責開發的英國AI製作公司Particle6更宣稱已獲多間經理人公司及電影高層的合作意向,瞬即在荷里活掀起軒然大波。美國演員工會(SAG-AFTRA)對此表示強烈譴責及抵責。


Norwood於今年9月在瑞士蘇黎世電影節的一場產業研討會上首次公開。她透過一段約20秒的短片登場,展現出一位外表極為逼真、年約二十多歲的棕髮少女形象。其創作者——荷蘭演員兼製作人Eline Van der Velden及其創立的倫敦AI製作工作室Particle6表示,Norwood是純粹的AI創作,旨在探索科技在影視敘事中的新可能性。


Velden透露,儘管項目初期備受質疑,但如今已有多家經理人公司主動接洽,預計數月內將正式宣佈一份「業界史無前例」的經紀合約。她更揚言,目標是將Norwood打造成「下一位施嘉莉祖安遜(Scarlett Johansson)或妮妲莉寶雯(Natalie Portman)」。


Norwood的出現,引發了美國演員工會(SAG-AFTRA)的強烈反彈。該工會代表超過16萬名演藝人員,其在聲明中措辭嚴厲地指出:「創造力本應,且必須以人為本。我們反對以合成角色取代真人表演。」工會明確表示:「Norwood並非演員,只是一個由電腦程式生成的角色。而該程式是在未經許可、未支付報酬的情況下,利用了無數專業表演者的作品進行訓練的。」工會直斥此舉為「盜竊表演成果」,它無法汲取真實的人生經歷,亦無真實情感可言,不僅威脅演員的生計,更貶低了人類藝術的價值。工會同時警告,任何與Norwood合作的公司,都可能違反2023年罷工後所達成的合約保障條款。


這股不安情緒迅速蔓延至一眾荷里活明星。曾出演《奧本海默》、《穿Prada的惡魔》女星Emily Blunt在受訪時看到Norwood的照片後表示:「天呀,我們玩完了。這真的太嚇人了。拜託,各位經理人公司,別再剝奪我們之間的人類連結。」曾獲奧斯卡女配角Whoopi Goldberg直言,AI難以複製真人的情感與細微的肢體語言,無論在演技深度還是觀眾共鳴上均無法與真人相比。出演過《俄羅斯娃娃》(Russian Doll)女星Natasha Lyonne更呼籲,所有工會應聯合抵制任何與Norwood合作的經理人公司,形容此事「令人深感不安」。曾參演《小魔女》(Matilda)的Mara Wilson則質疑:「既然這個AI是根據數百位活生生的女性合成出來,為何不直接聘請她們其中一位呢?」


面對排山倒海的批評,Velden在網上發表聲明,強調Norwood並非要取代真人演員,而是一件「創意藝術品」。她將其比作動畫、CGI或木偶劇,視其為一種全新的藝術媒介與敘事工具,旨在「透過諷刺作為一面鏡子映照社會」。Norwood早在今年7月已參演一部探討電視製作未來的喜劇短片《AI Commissioner》,並活躍於各大社交平台,模仿真人分享生活點滴,為其演藝生涯鋪路。


AI在娛樂業的應用並非新穎。CGI已廣泛用於特效,如「減齡」技術讓演員飾演年輕版本。,然而是次Norwood的爭議,實質上是整個創意產業面對AI技術衝擊的縮影。有支持者認為,AI可作為降低製作成本、普及電影創作的工具,讓更多人有機會講述自己的故事。然而,反對者憂慮,在商業利益驅使下,製片廠將無可避免地利用AI取代成本更高、意見更多的真人演員,最終導致藝術創作的同質化與人性的流失。


不過,Asteria AI電影工作室創辦人Bryn Mooser認為,Norwood短期內不會威脅荷里活影星們的工作,事件引發極大爭議源於媒體炒作,繼而成為「激怒誘餌」(rage baiting),只為製造話題,而非立即取代真人。


而美國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專家分析指出,儘管目前AI生成影片在技術上與荷里活頂級製作仍有差距,且需要大量人力介入修正,但科技正迅速跨越「恐怖谷」理論的障礙。AI「演員」變得極具說服力的那一天或許並不遙遠。屆時,即使創作者的初衷是「新增一種工具」,市場的發展也可能將其變為取代演員的工具。


SAG-AFTRA已表明將利用合約力阻此類合成角色取代真人,而觀眾是否願意接受AI生成的AI演員出現在影視作品,均決定該技術是曇花一現的科技噱頭,還是引領影視業變革的先驅的終極考驗。各位讀者不妨繼續關注事作發展,看看AI與人類在影視界的角力。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風林火山》:麥浚龍的世界

影評 | by 王建鏗 | 2025-10-08

編輯推介

消失的文學腦

散文 | by 無鋒 | 2025-10-16

九龍塘之夜

散文 | by 小煬 | 2025-10-15

伊卡洛斯

小說 | by 黎喜 | 2025-10-15

地震還未結束

小說 | by 楊焯雋 | 2025-10-10

那年切不成的月餅

散文 | by 陸裕欣 | 2025-10-06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10-03

詩三首:〈樹〉、〈某個瞬間就起了風〉、〈到達組詩〉

詩歌 | by 鄭偉謙, 梁偉浩, 李靈枝 | 2025-10-03

白頭翁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03

樺加沙日記(擬淮遠三則)

散文 | by Greenly, 羊格, 麥景琪  | 202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