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方大同作品用於AI訓練 「賦音樂」及遺產方發嚴正聲明 以守護音樂心血結晶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13

已故華語樂壇唱作才子方大同於今年2月21日與頑疾搏鬥多年後與世長辭,終年41歲,消息震驚業界與全球樂迷。在他離世近八個月後,其生前創立的音樂廠牌「賦音樂」(FU MUSIC)與其遺產管理方於10月7日共同發表嚴正聲明,全面禁止方大同所有作品用於AI訓練,以捍衛他留給世人的珍貴音樂與藝術遺產。


聲明明確且詳細列出禁止範圍,涵蓋方大同的錄音製品、視聽錄製品、音樂作品、歌詞、藝術創作,以及姓名、肖像、形象、文字作品、數據及元數據等(統稱「賦音樂作品」)。任何形式的複製、表演、傳播、鏈結、攝取、機器學習、AI訓練、算法開發、商業化運用、網絡爬取、抓取(web scraping)、錄製、改動、製作摘錄或衍生作品、文本或數據挖掘等行為,均屬嚴格禁止之列。


聲明強調,無論行為是否具商業性質,均不允許將這些作品納入用於訓練或微調AI系統的數據庫,包括但不限於大型語言模型及其他生成或合成音樂、音頻、文本或圖像的AI工具。即使是已公開發佈的材料,亦受版權法保護,不得用於上述用途。


此外,聲明更引用歐盟相關指令及香港《版權條例》等法規,清晰表明將在法律允許的最大範圍內保有所有權利。管理方強調,此項權利保留適用於所有現存及未來的作品,即使是已經公開發布的內容亦包含在內,不留任何模糊空間。


倘若第三方希望在AI相關用途中使用方大同的作品或個人形象,或與「賦音樂」相關之詞曲作者的姓名、形象、肖像及/或聲音,必須先向賦音樂或其遺產管理方申請明確許可。而「賦音樂」保留絕對權利,可自行決定是否授權以及相關條件與條款,並將採取必要措施以防止權利遭受侵害。


「賦音樂」是次聲明,可謂反映出全球音樂界面對AI技術的普遍擔憂。近年來,利用AI生成或模仿知名藝人的聲音、影像已屢見不鮮,嚴重威脅創作者的生計與作品原創性。2024年10月,逾13,500名藝人,包括ABBA、The Cure及Radiohead等樂隊成員,簽署聯合聲明,警告未經授權使用創意作品訓練生成式AI,將對創作者生計造成不公平威脅。2025年2月,英國超過1,000名音樂人共同發佈一張無聲專輯,以抗議政府修改版權法允許AI公司在未經許可下使用受保護材料訓練模型。今年3月,美國法院裁定由完全由AI生成的作品不獲版權保護,以確立法律對「人類創意」的保障核心。


相信不少樂迷希望藉由AI重現方大同的聲音,但方大同生前曾受訪表示:「我當時已經病了好一段時間,但是腦子裡,一直有無數的靈感在運轉,後來我想著想著,在這個年代大家能接受聽AI唱歌,我想應該也不會有人介意,聽一個病人唱歌吧。」如今聲明的出現,「賦音樂」與遺產管理方尊重及承繼方大同對創作的熱情,讓其作品得以保留他最純粹的聲音,讓樂迷從中細細品嚐。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風林火山》:麥浚龍的世界

影評 | by 王建鏗 | 2025-10-08

編輯推介

伊卡洛斯

報導 | by 黎喜 | 2025-10-10

地震還未結束

小說 | by 楊焯雋 | 2025-10-10

那年切不成的月餅

散文 | by 陸裕欣 | 2025-10-06

小說 | by 蔡傳鎮 | 2025-10-03

詩三首:〈樹〉、〈某個瞬間就起了風〉、〈到達組詩〉

詩歌 | by 鄭偉謙, 梁偉浩, 李靈枝 | 2025-10-03

白頭翁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03

樺加沙日記(擬淮遠三則)

散文 | by Greenly, 羊格, 麥景琪  | 202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