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序 | by 雄仔叔叔 | 2025-10-27

雄仔叔叔今年7月出版個人詩集《在困難的日子,拈起生活》,他在自序中表示集內詩作是自自2019年後,決心「認認真真」寫詩的成果。詩作觸及時代烽火、社群離散與傷逝感嘆。詩集共分「哀傷的窪穴」、「歲月催促•斯人流散」、「點都好,親近地活著」三輯,同時收錄作者38幅塗鴉,既安撫情緒,亦是想像的實踐。虛詞編輯部將分享集內的三首詩作〈有些日子不得露面〉、〈發現自己〉、〈記住個世界〉以饗讀者,讓大家感受雄仔叔叔如何以詩代語,疏理洶湧與靜待的心情。 (閱讀更多)

【新書】《追憶似水年華》林德祐導讀——〈無眠者的一千零一夜:普魯斯特如何追憶似水年華?

書序 | by 林德祐 | 2025-10-06

聯經出版社將於今月推出普魯斯特經典巨作《追憶似水年華》全新繁體中文版,為首度由七位台灣譯者攜手翻譯,譯者之一的林德祐為套書撰導讀一文。林德祐從從早期穿梭社交圈蒐集素材,到晚期自我封閉的書寫生活。文中連結其氣喘與長句風格,並視喪母之痛為創作的解放,讓他得以處理同性傾向等深層主題。林德祐認為普魯斯特的作品不僅捕捉人性百態,更如地震儀般測量社會變遷,引導讀者窺看人性百態與時間的奧秘。 (閱讀更多)

【新書】吳其謙《後青春期憂鬱》嚴瀚欽序——〈犀牛、巨鯨、候鳥〉

書序 | by 嚴瀚欽 | 2025-09-29

香港九十後作家吳其謙近月出版首本散文集《後青春期憂鬱》,邀請香港年輕詩人嚴瀚欽為其作序。序中,嚴瀚欽指出吳其謙的寫作是一場對消逝時光的「報失」,為青春的傷痛留下文字案底。他回溯吳其謙筆下少年時的孤獨,如洞穴中的犀牛,象徵自我隔離與疏離;成年後的傷痛則化為傷痕累累的座頭鯨,面對生活磨礪與身份轉變;最終,記憶如久別歸來的候鳥,透過文字抵抗時間的暴力。 (閱讀更多)

【新書】崑南《去年人間世》自序

書序 | by 崑南 | 2025-09-22

作家崑南近日出版新作《去年人間世》,為「天地人」小說系列的終章。在自序中,崑南表示與前作《天堂舞哉足下》)相隔二十四年,慨嘆歲月漫長,歷盡人世的愛慾病苦與時代哀傷。他引用左拉、但丁、米基朗基羅等大師,闡述「未完成」方為藝術與人生的真實狀態,強調創作本質的不完整與不連貫。對崑南而言,這部作品猶如一部大腦在璀璨與悲愴後留下的殘卷,是語言與思維互相撕殺後的記錄,透過萬花筒般的視角,達致樂兮醉兮的虛擬境界。 (閱讀更多)

【新書】曾詠聰《浮間舟渡》曾繁裕序——〈無限接近無限流動的清澄白河本體〉

書序 | by 曾繁裕 | 2025-09-15

曾詠聰近月出版第二本散文集《浮間舟渡》,找來香港作家曾繁裕作序。在序中,曾繁裕認為此書沉靜深刻,非評論所閱讀之路徑,曾詠聰意不在提供寫作定律,而是而是透過內省與書寫,無限接近文學與記憶那無法直視的「本體」。書名「浮間舟渡」既是日本地名,也象徵「不完美解答」的當下處境,將日本視為一種形而上的「他者」,藉以折射曾詠聰對原鄉香港的焦慮。 (閱讀更多)

【新書】王兆基《阿修羅時間》鍾國強推薦序——〈少年的詩〉

書序 | by 鍾國強 | 2025-09-01

香港詩人王兆基近期出版詩集《阿修羅時間》,全書共分「身土不」、「液菩薩」、「喪家犬」、「火石報告」、「世音電光」五輯,速寫香港城市與離島即景,寫土地與族群,寫世代的生命困境,寫慾望的流動與生滅。香港詩人鍾國強為其撰寫推薦序,認為王兆基的詩作正在於「未熟」好處,其拒絕油滑的「圓熟」,充滿各種未被定型的探索。鍾國強力讚〈井——我們〉及〈井——他們體内有旱災〉借井象徵父子衝突、歷史乾旱與文化傳承的枯竭;詩集在語言、形式上的大膽嘗試,有詰屈不馴的風格。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教育侏羅紀】宿舍的空床

教育侏羅紀 | by 梁智坤 | 2025-11-04

葉姐

小說 | by 楊彩杰 | 2025-11-03

搞軭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10-31

小刀

小說 | by 鍾粹 | 2025-11-01

奧迦斯的旨意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31

談《叮叮行》 ——筆訪詩人吳俊賢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10-30

Yet are we tomorrow’s men

散文 | by 孔銘隆 | 2025-10-29

【教育侏羅紀】白鴿

教育侏羅紀 | by 王思皓 | 2025-10-28

Heathcliff

散文 | by 俞宙 | 2025-10-24

七日失戀療程

小說 | by 水 | 2025-10-24

《風林火山》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