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序 | by 洪廣冀 | 2025-07-14

洪廣冀為牛津非常短講套書《21世紀的環境課》撰寫總引言,認為書作以簡潔而深入的方式,探討環境的多面向議題,從自然生態到人類文明,揭示「環境」從背景概念演變為與生命緊密相連的「周遭」的歷史脈絡。不僅提供入門知識,書作更能啟發讀者反思環境與人類的共生關係,思考如何面對當代環境挑戰,珍惜與其相依的親密聯繫。 (閱讀更多)

【新書】溫泠《沒有女人的女人們》自序——〈理解的門〉

書序 | by 溫泠 | 2025-07-24

作家溫泠近日出版新作《沒有女人的女人們》短篇小說集。在自序中,溫泠表示村上春樹的《沒有女人的男人們》中,女性往往淪為象徵性符碼,缺乏真正理解與對話,而海明威的同名小說雖甚少有女性角色,但相較之下則賦予女性更多主體性。因此,溫泠試圖藉小說與《沒有女人的男人們》進行對話,透過書中角色在社會環境中掙扎、抉擇,展現對「沒有」的不同詮釋——從失去、背叛到自我質疑與認同。每篇故事皆是一扇門,邀請讀者拋開預設立場,以純粹的好奇迎接未知,進而理解他人。 (閱讀更多)

【新書】《1984:流行音樂變酷的一年》推薦序——〈因為音樂,我們在失落的邊陲發現彼此〉

書序 | by 陳冠亨 | 2025-07-07

樂評人陳冠亨在近日出版的《1984:流行音樂變酷的一年》一書作序,他指出作者伊恩・韋德在書中追溯了1980年代流行音樂浮誇風潮,從MTV興起到布朗斯基節拍與瑪丹娜平權倡議,也與冷戰、Section 28、愛滋危機背景交織。陳冠亨亦提到隨著合成器的出現,高速電子舞曲開始崛起,雖其被嚴肅樂評人視為膚淺、表面、不入流的舞曲,卻正是這種音樂反映了當時的同志甚至異性戀青年的生活方式,成為慾望與解放的載體,亦在夜店為被壓抑者提供抗爭與療癒。 (閱讀更多)

【新書】翁秀梅《香港字二百年》後記——〈天上的榮耀 人間的榮衰〉

書序 | by 翁秀梅 | 2025-07-07

翁秀梅早前出版《香港字二百年:從世一、大白象至世界文化遺產之路》一書。翁秀梅在後記中提到,香港字於1851年在鴨巴甸街倫敦傳道會印字館鑄製,承載了傳教士台向華人傳播福音的理想,又深刻影響近代中國資訊傳播、政治文化及民生經濟。然而,至20世紀中,「香港字」因市場變遷被淘汰,被當時牛津大學出版社的印刷部主管形容為「大白象」。翁秀梅提到董啟章的《香港字:遲到一百五十年的情書》曾言「字有靈」,她歷經到訪牛津大學出版社檔案館、在元創方活字館展出其館藏的香港字銅字模,使她不由得相信字有靈! (閱讀更多)

【新書】《拾荒的人 - 香港拾荒者勞動紀實》書摘——〈拾荒者的工作倫理反思〉

書序 | by 鄧永謙, 李慧筠, 潘曉彤 | 2025-06-30

鄧永謙、李慧筠及潘曉彤近日出版新書《拾荒的人 - 香港拾荒者勞動紀實》,指出很多人會將本地拾荒的問題歸咎於長者貧窮和福利問題。然而,若果我們嘗試跳出貧窮以外的狀況去看,便會發現拾荒在工作性質屬於自雇類別的群體,沒有人會提供勞工保障的。拾荒者工作環境差、高勞動性和長工時的工作,更會被社區四周的環境因素影響,對他們的身體、財產、尊嚴造成嚴重影響。 (閱讀更多)

【新書】陳滅《離亂經》詩三首、後記——〈超越、無語的呢喃〉

書序 | by 陳滅 | 2025-09-04

香港詩人陳滅睽違17年後終於出版最新詩集《離亂經》。陳滅在後記中指出,《離亂經》不僅是回應時代的激盪,亦是尋求超越時代的希冀。詩集收錄了詩人2009至2025年間創作的80首詩,分為七卷,以不同的主題與形式回應時代與個人交織的聲影。虛詞編輯部將分享集內的三首詩作〈我不知道香港往哪一個方向吹〉、〈香港入雲〉及〈香港若夢〉以饗讀者,從詩中感受陳滅如何以詩作抒寫離亂香港的辛冽,在詩意的大道上闊步小巷中潛行。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兒子》:冰冷房間裡的大象

劇評 | by 李浩華 | 2025-11-13

《醜婦》:兩個傳言的世界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11-12

陳帥氣的美容課

小說 | by 黎柏璣 | 2025-11-07

小說 | by 潘梓傑 | 2025-11-07

【教育侏羅紀】宿舍的空床

教育侏羅紀 | by 梁智坤 | 2025-11-04

葉姐

小說 | by 楊彩杰 | 2025-11-03

搞軭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10-31

小刀

小說 | by 鍾粹 | 2025-11-01

奧迦斯的旨意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31

談《叮叮行》 ——筆訪詩人吳俊賢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10-30

Yet are we tomorrow’s men

散文 | by 孔銘隆 |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