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哲學學者張燦輝作為現象學家,認為「攝相」一詞更能精準表達英語「Photography」,結合現象學哲學理論,思考攝影藝術,在台灣再版作品集《攝相現象學》。臺南藝術大學副教授龔卓軍為他作序,認為他對於「為何要攝相、如何生產與使用相片」的關注,遠遠超過「如何拍出好相片」,而當中的相片形成了個人與集體記憶場域的脈絡。 (閱讀更多)
香港作家陳志堅沉澱五年後出版第二冊散文集《記憶的錯序》,作品訴說記憶中的成長故事、生活中的人情冷暖,甚或是教育界的眾生相。劉偉成博士為他作序,認為他的文章有種「哽咽感」,並像在通過寫作尋找妥協的空間和分寸。又因為他是個工作狂,劉偉成認為書中讀到陳志堅所爭取的寧靜時光,都像是啟動「懺悔」的程序,而對於一位文化水平把關者的教育界高層來說,有勇氣接受妥協後的標準成為生活的常規,才是最難面對的窘境,但劉偉成又問,若不妥協,又如何尋回嚮往的寧謐?又怎可能再滋養自己的文學生命? (閱讀更多)
朱少璋博士繼2020年出版散文集《消寒帖》,過了四年光景,出版最新結集的散文集《拂石記》。他在自序中訴說在此岸寫作的心情,先是感嘆此岸人事已有很大的變化,已搞不清是今非昔比還是昔非今比,但願大家都明白「得閒飲茶」的意思;「拂石」與「寫文章」同樣為漫長時間作證,不問勝負得失,而是驗證和體會;面對別人的暢銷秘技,他提醒自己要叛幟千秋。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