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序 | by 翁泳恩, 梅詩華 | 2025-06-16

木匠翁泳恩、建築師梅詩華近日出版《木匠說》,在〈木人石心〉一文表示香港自職業訓練局成立後並未有大多直接教授木工的課程,繼而導致香港木工發展較為單一。隨著戰後內地工匠紛紛移居香港,其工匠們的高超技藝,展現出各流派在傳統木工技術上的細微差別與獨特風貌。書中透過訪問不同木工師傅的過程,便會發現他們都專心看待製作的物件,日復日地練習如何「看」木家具。工匠們汲取香港中西文化融合的特點,他們看的是「世界的木家具」,從而建立美感觸覺。 (閱讀更多)

【新書】《葉靈鳳文存卷一《藝海書林》》編者序:〈你在讀書 讀書的人在讀你〉對談節錄

書序 | by 許迪鏘, 張詠梅 | 2025-06-05

今年正值葉靈鳳誕辰120週年、逝世50週年。許迪鏘及張詠梅在《葉靈鳳文存 卷一.霜紅室隨筆之藝海書林(全二冊)》序中,以對談的方式分享在編書過程中如何查證原文及如何選文收入集中。他們更指《藝海書林》加進了不少書封面插圖,讓各位讀者「見書如見人」。 (閱讀更多)

【新書】黃勤帶《中平卓馬 森山大道:日本攝影家的故事》後語、馮美華出版人語

書序 | by 黃勤帶, 馮美華 | 2025-05-12

香港資深攝影師黃勤帶新書《中平卓馬 森山大道:日本攝影家的故事》書寫兩位殿堂級日本攝影家中平卓馬及森山大道在攝影道路上的故事。黃勤帶在〈後記〉中自言自己作為攝影師,中平及森山所走過的道路都深有共鳴,因此希望藉此書記錄他們的故事。編者、出版人之一的馮美華在〈出版人語〉中盛讚黃勤帶以流暢的敘事,交織森山大道與中平卓馬的生命故事,串連日本近代史與攝影藝術的脈絡。作為資深攝影師,他深入剖析兩位大師的創作與思想,展現對日本文化的深刻理解。 (閱讀更多)

【新書】張婉雯《有心人》——〈無需要太多〉、後記〈這些年來〉

書序 | by 張婉雯 | 2025-05-28

香港作家張婉雯近日出版小說集《有心人》。在後記〈這些年來〉,張婉雯表示自己多年前已有「以張國榮的作品為題,出一本小說結集」之想法,更解釋命名《有心人》是由於凡有「心」者,自然有各種情感與欲望,也造成壓抑與展示,互相拉扯,毋論輸贏,至死方休。就正如其中一篇小說〈無需要太多〉:中年男子球叔過著規律而平凡的日子,但在細節顯露出他對生活的靜靜眷戀。他穿梭城市街巷,與兜售女子的拒絕、公廁裡的邂逅,隱隱透出孤獨與邊緣的掙扎。夜晚,他回到家,啜著蝦子麵,聽著張國榮的〈無需要太多〉,在簡單中尋得滿足。小說角色誠如張婉雯後記中所言:「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張國榮般的經典,但求存之道即使再委屈曲折,仍自有其尊嚴。」 (閱讀更多)

【新書】《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南音》阮兆輝序

書序 | by 阮兆輝 | 2025-04-28

南音作為一種以廣州話表演的傳統說唱音樂,為廣東地區重要的歌謠,承載著近二百多年來的歷史與文化。近日,匯智出版社出版新書《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南音》,編者之一的阮兆輝在序中表示廣東南音是一種獨特的歌謠體說唱藝術,與福建南音的曲牌體截然不同。然而,南音被視為廣東地道產物,其源頭卻莫衷一是,缺乏明確文獻記載,因此阮兆輝期望藉由此書成為了解這一門藝術,也為後來研究者點亮一枝火把,照着混淆不清的前路。 (閱讀更多)

【新書】《虛度年華——世界文豪的那些年》編者序——〈回首行樂地〉

書序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7-16

生命的劇情起伏轉折,意義總是後來才知道。二O四六出版社出版新書《虛度年華——世界文豪的那些年》,將「虛詞」的專欄「虛度年華」的文章結集成書,抽取個別文人的特定歲數聚焦放大,讓讀者可以更細緻地看文人當時的境遇,當時的社會環境,某個年份在文人的文學生命與文學史脈絡中的位置,以及他們複雜幽微的內心。彼時文章主⻆對未來懵然不知,反倒讀者應有時間視角的制高點,讀者才能細味時間的意義——而日後再讀,讀者會有更複雜的體會,與我們自身的生命有更多層次的對話。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兒子》:冰冷房間裡的大象

劇評 | by 李浩華 | 2025-11-13

《醜婦》:兩個傳言的世界

影評 | by 姚金佑 | 2025-11-12

陳帥氣的美容課

小說 | by 黎柏璣 | 2025-11-07

小說 | by 潘梓傑 | 2025-11-07

【教育侏羅紀】宿舍的空床

教育侏羅紀 | by 梁智坤 | 2025-11-04

葉姐

小說 | by 楊彩杰 | 2025-11-03

搞軭

小說 | by 周丹楓 | 2025-10-31

小刀

小說 | by 鍾粹 | 2025-11-01

奧迦斯的旨意

小說 | by 潘逸賢 | 2025-10-31

談《叮叮行》 ——筆訪詩人吳俊賢

專訪 | by 李浩榮 | 2025-10-30

Yet are we tomorrow’s men

散文 | by 孔銘隆 |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