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耀明深情演繹經典台語歌〈港都夜雨〉〈望你早歸〉 李端嫻王武雄細說背後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05-05

香港傳奇歌手「明哥」黃耀明最近推出〈港都夜雨〉、〈望你早歸〉兩首台語新曲,請來台灣著名的台語歌填詞人——王武雄擔任錄音配唱工作,三十年前他們同於「音樂工廠」工作,如今在其錄音室合作。二曲皆為台灣作曲家楊三郎的經典作品,連繫著台灣民主化過程,〈港都夜雨〉由蔡德才編曲,〈望你早歸〉由「人山人海」的李端嫻編曲。


明哥在社交平台上寫道:「踏遍天涯海角,邊走邊唱去到每個城市,我都會嘗試聽聽那個地方的故事,學會唱一下當地的歌謠,終於我發現了台語老歌,我愛上了台語音樂大師楊三郎,我走進錄音室錄了兩首他的作品,大家先聽這首 50 年代末的『港都夜雨』。懷鄉的心情跨越了時代和語言,希望這首歌可以溫暖每個遊子的心港。這首歌亦是一個香港仔對台語老歌的致敬。」


他亦指出「我由衷的希望這兩首台語歌,重新開展港台兩地停滯很久的文化交流。」


率先於新北演唱會翻唱


明哥自「邊走邊唱」巡迴演唱會,足跡遍布柏林、倫敦、雪梨、墨爾本等多個城市。睽違一年多,明哥回到新北 ZEPP NEW TAIPEI 開唱,搭檔「人山人海」的廠牌夥伴李端嫻(veegay)、蔡德才,以三人編制演唱〈春光乍洩〉、〈萬福瑪利亞〉等代表作。


其中他特別翻唱兩首台語作品〈港都夜雨〉及〈望你早歸〉。他說,雖然自己不懂台語,但一直非常喜歡台語老歌,希望將〈望你早歸〉送給移居海外的香港人:「身為香港人,我邊走邊唱到了不同的地方,遇到許多香港人,他們因為很多不同的原因離開,也希望有一天能回到故鄉,所以我對這首歌是很有感情的。」


尋求空靈濕冷感 為原曲賦予異國活力


李端嫻於社交平台分享新曲製作過程,2022年末收到明哥要重唱〈望你早歸〉的消息時,她狀態很差,「感情來不及抒發、身體亦承受不了,每天帶著空洞的殼,不是吃就是睡,心力交瘁」,「整首編曲所呈現的空靈濕冷感,正是我當時語言表達到不到,情緒的宣洩」中間這段充滿死角,選取又硬又刺耳的音色 ,也沒跟誰(連明哥)講過,編的當下,人在花都,隨感覺flow」。她形容該狀態下的編曲像是一個「 London brutalism architecture 的畫面,眼神、顏色皆空,感情是粗燥的發洩。」


到了23年12月,明哥於台北錄唱,李端嫻對王武雄擔任配唱感到「勁 previliged 」,期間也「上了幾天寶貴的台灣歷史課。」王武雄首先希望明哥理解「為甚麼要選錄這兩首,他要說的故事,聽者的背景,年齡層」等語境;咬字則為其次的考慮,如王武雄指出「早日」唸成「za-lit」更為地道。


最後,李端嫻感到這次翻唱是超越了明哥所說的「港仔對台語老歌的致敬」,「幻想用 taiwan ears,等同我地聽 David Bowie 在《剎那天地》那句「我祝福你」,由外國人唱,特別 exotic & twisted ,賦予歌曲新的力量&韻味。」


港台的情境轉移 超越原曲詮釋


相隔三十年與明哥再相逢的王武雄也發文表達是次參與的感受,雖然他用台語配唱的經驗十分豐富,「但變化後的香港我已不復熟悉,對於該用什麼心情進入這兩首歌,總覺得些許不安」,「相信所有去過香港旅遊、工作過的人,都有說不完的感慨與心痛。」


說到〈港都夜雨〉,王武雄認為比較容易代入,畢竟「香港亦是港都,情境容易轉移」,他更回想九七交接的前一晚,他就在音樂工廠的灣仔辦公室裡,俯視維多利亞港的一夜風雨。另一邊廂的〈望你早歸〉挑戰性更高,「因為歌有命」,他認為此曲原本只是「一個女子對月思念情郎,期待相見的情歌」,但在1947年後,「隨著各種慘烈的政治事件爆發,加上後來的屠殺、拘捕、白色恐怖、長期戒嚴,於是成為那些見不到思念的人的人,用以抒發心情的寄託。」


他又認為配唱台語歌最棘手的地方,在於很多不諳台語的歌手,對入聲字比較陌生,但粵語的入聲字比台語還多,自然容易拿捏。錄音過程中,王武雄盡量保留明哥具有個人特色、香港腔的台語發音。


問過明哥的翻唱意念後,他「更確認他是藉著這兩首台語歌,跟香港對話,跟台灣對話,跟這些年來所有心裡有話的人對話。」王武雄身為台灣人,自然對台語老歌有深厚感情,有改編新版本也難以脫離舊有詮釋,「但是透過不熟悉台語的香港人來重新詮釋,處理得好,往往可以走出框架呈現另一種風貌。」他說起明哥在1993年《借借你的愛》粵語專輯中,改編了客家作曲家鄧雨賢的〈雨夜花〉,林夕不只把原本歌詞字數拆解,甚至把原編曲前奏極好聽的旋律,都填進了新詞,「讓一首歌,在不同時代又產生了新的意義。」


「好像是這樣,有些時候,有些話,從意想不到的人嘴裡說出來,反而更容易聽進去。」


黃耀明〈港都夜雨〉〈望你早歸〉各大音樂串流平台收聽連結:

https://orcd.co/anthonywong_nightrain_homecoming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破.地獄》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編輯推介

社畜教父卡夫卡

書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5-01-21

略談香港中文考試之存廢及其他

時評 | by 淺白 | 2025-01-21

樂諾的番茄炒蛋煲

小說 | by 梁曉聆  | 2025-01-18

悼邵家臻

詩歌 | by 李金鳳 | 2025-01-17

美國著名導演大衛連治逝世 享年78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6

獨力湊仔兩日談

散文 | by 曾繁裕 | 2025-01-16

東尼瀧谷——貪戀村上春樹

影評 | by Ivymoksha | 2025-01-15

《爸爸》小輯

專題小輯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12

【2024年香港書店面貌變化小匯總】

現象 | by 漫遊香港書店 | 2025-01-07

「作者」的復活

教育侏羅紀 | by 任弘毅 | 2025-01-07

詩三首:〈阿修羅時間〉、〈意義〉、〈瀉湖〉

詩歌 | by 王兆基,王崢,王培智 | 2025-01-05

【2024回顧】告別逝去的人

現象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1-03

他們想,反正我不作惡都改變不了世界

影評 | by Sir. 春風燒 |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