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直未為文學立館,香港作家的手跡、手稿或珍稀的報刊書籍,主要由圖書館進行蒐集、整理以及保存,包括位於香港中央圖書館八樓的香港文學資料室,以及由中大圖書館內的香港文學特藏等。多年來圖書館搜集了豐富、珍貴的藏品,亦會定期舉辦展覽、講座等活動,以推廣香港文學。香港作家聯會會長潘耀明在7月表示,其籌辦的「香港文學館」將在明年4月開幕,隨即引起文化界人士關注及爭議。潘耀明曾表示,「香港文學館」的主要功能是建立資料檔案,收藏香港作家手跡、手稿、出版物版本等等,而這些工作歷年來各藏館已在進行中。而對於本地文學資料檔案的研究者、收藏者而言,他們如何看待文學收藏的價值?他們期望香港有一個怎樣的文學館? (閱讀更多)
半年前,大館聯合非牟利音樂機構「一個人一首歌」和「大台主」,以及高錕慈善基金,舉辦社區藝術計劃《記不起一個人,哼得出一首歌》,招募年輕家庭及新晉音樂創作人深入認識腦退化症,希望透過共創音樂讓大眾以正面態度面對疾病。上月一眾參加者於大館出席成果音樂會,計劃的策劃人、創作總監兼創作培訓導師的唱作人馮穎琪更請來歌手黃妍任演出嘉賓,一同分享關於腦退化症的故事,傳揚正面信息。 (閱讀更多)
「第60屆台灣金馬獎」頒獎典禮於11月25日舉行。週二(3日)公布各個獎項入圍名單,香港電影獲得多項提名。包括被選為今屆「香港亞洲電影節」開幕電影的《年少日記》及《白日之下》,分別獲得五項提名,為今屆獲最多提名的香港電影,其中《年少日記》更成功入圍「最佳劇情片」。今屆金馬影后有兩名香港演員同時入圍競逐,去年憑《緣路山旯旮》入圍「最佳女配角」的余香凝,今屆則憑在《白日之下》中飾演記者成功入圍「最佳女主角」。本身為填詞人的鍾雪瑩,則憑《填詞撚》首度入圍金馬影后。其他獎項方面,由許鞍華執導,以香港詩人為主題的紀錄片《詩》,亦成功入圍「最佳紀錄片」。 (閱讀更多)
臺大外文系昨晚發出信件,證實現代文學小說家王文興於9月27日辭世,為尊重其遺願,彌撒儀式將不公開,僅至親家人參加。 (閱讀更多)
村上春樹與米蘭昆德拉一直是傳說中最接近諾貝爾文學獎的人。大師殞落,這年村上春樹失去了一個對手,據英國博彩公司Nicer Odds彙整的賭盤顯示(截至10月2日晚上十時),今年排行第一的是挪威作家約恩・福瑟(Jon Fosse),第二位則為肯亞作家恩古吉・瓦・提昂戈(Ngũgĩ wa Thiong'o),中國兩位作家殘雪(第三位)和閻連科(第六位)均打入十大,至於村上春樹則名列第九位。 (閱讀更多)
一年一度的「香港亞洲電影節」將於今年在10月13日至11月12日舉行,門票於9月30日中午12時開賣。今屆電影節陣容鼎盛,搜羅過百套影片向影迷展映,並首次選出三部電影作為開幕電影,包括兩套探討社會議題的香港電影《年少日記》、《白日之下》,以及韓國重量級新片,金知雲與宋康昊合作的電影《韓戲逼人》,宋康昊更會親身來港與影迷見面。除宋康昊之外,電影節亦邀得多個重量級影人到臨參與活動,包括今年獲得康城影帝的役所廣司、《情書》導演岩井俊二等等,實屬影迷之福。而由新晉導演執導的港產電影《但願人長久》及《填詞L》則被選為今屆閉幕電影。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