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漢輝繼《光隱於塵》以真摯而平實的情感帶來《地納於心》,他特有的生活化書寫,承襲香港詩自也斯、葉輝、鄧阿藍、關夢南等以降的獨特脈絡,廖偉棠認為他不但沒有因為「公權」對詩的不公而停筆,反而越寫越好,以空間詩學彰顯香港公屋,也以小傳紀式寫作為詩作具備時間維度,交出了這本稱得上香港詩之正典的詩集。 (閱讀更多)
急急子希望展覽可引起共鳴,帶給觀眾力量,故她也很自覺地確保展覽不是純粹給藝術愛好者觀賞,而是開放給大眾。她舉例說Giraffe Leung曾讓她在兩幅作品中二選其中,她毫不猶豫便選擇了較具體的作品。「我希望大眾看展後會更有興趣接觸藝術,而非感覺藝術觸不可及,高深莫測。」說到這裡,不得不重提「THIS THIS 展」的名字由來,心水清的讀者或已猜到,這是由「THIS THIS RICE」(兩餸飯) 借用而來,正好呼應著急急子的策展宗旨:走進社區,讓任何人都能有所共鳴;手指指,指向開放多元的想像。 (閱讀更多)
後來,當我跟桑穆成為情侶,我才知道,柏拉圖之所以頻繁出現在九二一室,大食會並非唯一的誘因,還有一誘因便是桑穆。那一陣子他與桑穆打得火熱。據柏拉圖自己後來在一篇文章說,他是被桑穆的奇思異想所蠱惑,才像中了邪似地每天一起床就往那個房間跑。桑穆的室友們對此儘管心存疑惑,也漸漸習慣了這道奇異的風景,常常是,桑穆還在蚊帳裡元龍高臥,這夥計就來了,坐在旁邊一邊看書一邊等他起床。 (閱讀更多)
大食會乃香港俗語,意為一班朋友相聚一堂,胡吃海喝。就其生動性而言,比華東師大時代我們口中的「聚餐」,更接地氣。大者,狂也,一幫被那飯堂青菜肉丸大排吃得「口裡淡出鳥來」的學子,將一些胡亂搜羅來的食物聚集一處,以一些也是胡亂搜羅來的鍋盆碗盞煮炒燜拌,海吃海喝。 (閱讀更多)
第14屆台灣金音創作獎於12日公布入圍名單,香港音樂人黃衍仁憑電影《窄路微塵》原聲配樂,入圍「亞洲創作音樂獎」,成為本屆金音獎入圍名單中唯一來自香港的音樂人。同樣入圍角逐該獎項的音樂單位包括來自日本的東京塩麴、中國的王澳珂、火星電台,以及泰國的 Ham Tanid(Tanid Sintaratana)。頒獎典禮將於今年10月28日(星期六)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行。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