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志超手上接過半自傳式劇本《造口人》,從拍攝到電影面世,洪榮杰一拍就是五年。同志的生死戀,或許已經被主流吸收成為熱門題材,可是同志的老、弱、孤、寡、殘,洪榮杰直指仍需要大家以電影努力開拓。 (閱讀更多)
年輕作家王証恒近月出版的新書——《南歸貨車:新界西短篇故事集》,由設計到文案,都有一份撲面而來的氣勢。新界西,王証恒成長的地方,正是如此一個立足點,折射出這兩個十年的政經格局。與其說,文學關乎自我表達,王証恒更相信文學是與人溝通,甚至可跨越時空地讓後人追認。 (閱讀更多)
Marstn一針見血地回答,「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我們的音樂風格很獨特,但我們又沒有這樣想,主流與否是由觀眾決定,若聽眾覺得我們的歌曲是流行曲,那就是了。」楊彤補充,「外國很多流行音樂都很『獨特』,如Billie Eilish就不會用一些major chord作曲。我不想特別把音樂區分,其實任何一種類型的音樂,都可以是大家日常會聽的音樂,我甚至希望大家有天會認為,石山街也是主流音樂。」 (閱讀更多)
詩人戴天8日(週六)於加拿大多倫多離世,享年84歲。他生前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曾留學美國愛荷華大學,回港後舉辦「創建實驗學院詩作坊」,是推動香港文學發展的重要人物。 (閱讀更多)
四月的最後一夜,大館與亞洲藝術文獻庫(AAA)舉行以《留念》為主題的音樂分享會,以音樂,以文字,以藝術,藉人與藏品的連繫,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為這個歷史留低一點痕跡,也謹記那些我們應當記得的事。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