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典搖滾樂隊Beach Boys的創始成員兼核心人物Brian Wilson,於11日逝世,享年82歲。他的家人透過社交媒體發布這一消息,表達深切哀痛,並表示Wilson的離去對全球樂迷造成了深遠影響。Wilson被公認為音樂創新的先驅,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詞曲創作者之一。然而,他的人生充滿坎坷,曾遭受父親虐待,長期與濫藥、暴食及精神問題作鬥爭,更一度被心理醫生Eugene Landy操控。離世消息傳出後,眾多音樂人紛紛表達哀悼Elton John稱Wilson為「音樂天才、革新的先驅」,表示他在歌曲創作上改變了所有人的目標,永遠改變了音樂形態,是一位「真正的巨人」。Bob Dylan則在社交媒體上留言:「這些年聽他的作品,十分敬佩其才華。」 (閱讀更多)
主辦ifva的香港藝術中心近日在社交平台宣布,將於7月舉辦「ifva 29載卓越短片成就 ‧ 匯 ‧ 聚」回顧活動,屆時會揭曉第 30 屆 ifva 的方向。活動誠邀過去曾榮獲ifva金獎的人士出席,並呼籲金獎得主私訊電郵地址與大會聯絡。曾參與評審的陳智廷認為活動應邀請所有關心這個獎項的人,一同思考ifva的發展方向。又指資料庫有得主聯絡方式,不可能要求金獎得主主動聯絡。消息公布後,隨即引來業界質疑,指出要求歷屆金獎得主需主動聯絡的做法並不尋常及合理。 (閱讀更多)
南方朔,本名王杏慶,台灣著名評論、作家、評論家及詩人,於日前(9日)下午因逝世,享壽78歲。他生前關注時政,長期針砭時事,並參與創辦《新新聞》雜誌。南方朔出版過多部著作,包括《語言是我們的居所》、《在語言的天空下》、《世紀末抒情》、《有光的所在》以及《給自己一首詩》等,並榮獲台灣詩選年度詩獎與中華文藝獎章文學評論獎等殊榮。南方朔勤於閱讀、知識淵博,評論時引經據典,過去被不少傳媒人視為知識份子的典範,更被喻為是台灣最用功的「民間學者」。南方朔亦積極參與台灣民主化過程,以犀利文筆無懼權勢,揭露社會不公與政治腐敗,為民主自由發聲。2013年,他與導演柯一正、作家馮光遠等人發起「憲法133實踐聯盟」,推動罷免「曲從馬意、違反民意」的立法委員,致力推動台灣民主。 (閱讀更多)
被譽為王家衞御用劇照影師的夏永康,早前推出個人寶麗來攝影集《Day / Night》,集中收錄了他過去三十年中超過一百幅的罕見影像,當中最為矚目的莫過於收錄了王家衛經典電影《春光乍洩》與《花樣年華》的幕後珍貴影像,以及未曾曝光的快拍照、親密的人像作品。《Day / Night》共分兩個篇章,「Day」以生活的即興為主題,相中捕捉了微妙且輕盈的日光氛圍;「Night」則深入情感陰影,展現出一種神祕又沉鬱的濃厚情緒。夏永康表示:「這批相片成為了一種潛意識的視覺聲音,與我一直對話著。」 (閱讀更多)
2023年憑電影《老狐狸》榮獲第60屆金馬獎「最佳導演」的蕭雅全,早前被台灣女導演陳蔚爾在社交平台發文指控,自2016年起對她進行性騷擾,更三度未經她同意就觸摸她的身體,事件引起大批網民關注。蕭雅全於7號發表道歉聲明,坦言感到愧疚,向當事人道歉並表示將停止所有工作。在《老》中飾演謝老闆一角、榮獲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的陳慕義發文回應此事,稱「權力是最好的春藥」,直斥蕭雅全在拍攝《老》期間一直追求導演的權勢。 (閱讀更多)
一群懷抱熱忱的新晉創作人齊聚一堂,展開了一段為期六至九個月的創作旅程。儘管11位學員來自不同背景,他們卻在這段時間內緊密合作,分成六組完成了編劇、作曲與作詞,創作出六部風格獨特且情感深刻的音樂劇作品,並於「音樂劇精武門」圍讀展演中亮相。在這個計劃中,負責編劇與作詞的五位學員在專業導師的指導下,經歷了顯著的成長。Angus在劇本導師Jim的建議下,學會為角色注入更深層的動機以加強戲劇張力。Rebecca則在導師的啟發下,為劇本增添細節,使情節更加具體且立體。而阿鑫在作詞導師Serena的引領下,培養了對語言的敏銳感知,並學會用音符勾勒角色的內心世界。創作看似是孤獨之旅,但若能與他人合作,互相碰撞更能讓作品顯得鮮活。黃創筠稱讚Hollye擁有「世界級」的耐心,即使劇本多次修改,Hollye仍願意配合調整音樂,達成共識。江麗盈則與組員Jack通過輕鬆的閒聊建立默契,在交流中激發靈感。作詞導師Serena希望學員在「音樂劇精武門」圍讀展演後,仍願意創作、敢於表達,不再視音樂劇創作是遙不可及之事,來推動香港音樂劇的傳承與發展。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