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3-18

不懂中文閱讀功課,問作者本人亦是另一種選擇?台灣高中生讀到散文集《第九味》後,因不懂得回答問題便突發奇想,上網搜尋作者徐國能的聯繫方式,竟意外獲作者接通,並詳細解釋文章。徐國能隨後表示,年輕人能夠這樣做讓他大吃一驚,亦服他們的想法,跟實踐的勇氣。不少網民得悉後都紛紛表示這樣的模式才是真正的學習,促使學生更願意主動鑽研文學,令學習不再枯燥乏味。 (閱讀更多)

【第18屆亞洲電影大獎】 劉青雲奪得影帝寶座 揚言對「港產片有信心」湯唯獲「卓越亞洲電影人大獎」(附完整得獎名單)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3-17

「第十八屆亞洲電影大獎」於昨晚(16日)在西九戲曲中心舉行。今屆有來自25個國家及地區共30部電影,將角逐16項大獎。今屆獎項十分平均,由香港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韓國電影《破墓》、印度電影《桑托什》一同獲得2個獎項,成為今屆贏家。「最佳男主角」由香港影帝劉青雲憑《爸爸》奪得,「影后」則由印度演員Shahana Goswami奪得,印度的導演Payal Kapadia則以《憑著光的幻想》勇奪「最佳電影」。 (閱讀更多)

「男登大雅之堂」黃裕邦、陳柏煜、馬翊航——詩人對談紀錄

報導 | by 翟彥君 | 2025-03-17

睽違六年,香港詩人黃裕邦出版中譯詩集《微賤》(Besiege Me),集中英詩〈台北101〉贏得澳洲的 Peter Porter Poetry Prize詩歌獎。三月九日,黃裕邦攜《微賤》的中譯作家陳柏煜、作家好友馬翊航,到界限書店舉行詩集對談分享會,以五個提問為軸,圍繞《微賤》、《假城鎮》、《地下室錄音》談論有關創作及身分的感悟。 (閱讀更多)

向傳奇致敬,也向自己的青春走去:專訪劉克襄《流火:鹿野忠雄的臺灣養成》

專訪 | by 陳歆怡 | 2025-03-17

陳歆怡訪問劉克襄,詢問了關於他的新作《流火:鹿野忠雄的臺灣養成》,解釋劉克襄如何以地域分區,搭配時間軸線,將日本博學家鹿野忠雄如何從昆蟲採集到高山攀爬,從生物地理學到民族學、考古學等方法,於台灣這片土地上鍊出廣博的學養。劉克襄透過嚴謹考究加上親自查訪,令到《流火》營造出閱讀的樂趣,讀者閱讀間就仿如回到昭和時代,與鹿野忠雄一起上路。 (閱讀更多)

萬眾期待!銀河映像製作,杜琪峯監製電視劇《三命》 3月31日於ViuTV正式上映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3-14

萬眾期待的《三命》將於2025年3月31日起正式播出。劇集由杜琪峯、遊乃海、朱淑儀擔任聯合監製,由黃偉傑、張家傑及李子俊三位導演共同執導,並找來何靜怡擔任編審,匯聚影壇金牌班底,聯手打造「金像獎級」的電視劇。《三命》全劇共12集,每集長度約一小時,於晚上9:30-10:30在ViuTV播出。作為觀眾的你,準備好迎接杜琪峯久違的電視劇作品了嗎? (閱讀更多)

水土為媒,藝境共生——訪《一方水土》策展人朱德華、藝術家楊東龍、倪鷺露、曾家偉

專訪 | by 林懿秋 | 2025-04-17

環境猶如生命的搖籃,每一方水土都低語著獨特的故事。置身香港這片土地,不論是城市演進的軌跡、四周萬象、維港的粼粼波光,還有山巒與摩天大樓相映的景致,皆在悄然塑造我們獨有的生活與思維。當我們俯身貼耳於這片土地的胸膛,能否聽見深埋地底的根鬚,如何催生出當代枝椏上斑斕的文化葉脈?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在黃竹坑Landmark South舉辦《一方水土》展覽,匯集7位香港藝術家,他們以各自的成長經歷及藝術觸覺,細膩呈現香港獨特的土壤與歷史如何影響他們藝術視野與創作實踐。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黛玉笑了〉:捻花而笑的林黛玉

其他 | by 余永曇 | 2025-07-03

一天

小說 | by Rudee | 2025-06-30

詩三首:〈石身〉、〈春天〉、〈無題〉

詩歌 | by 王兆基, 黎喜, 潘國亨 | 2025-06-28

唐格朗(Tangerang)女子

小說 | by 悇愉 | 2025-06-28

科幻小說

散文 | by 無鋒 | 2025-06-20

回憶的內在意識

散文 | by 黎喜 | 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