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趣味的意義︰讀陳麗芬《華語文學與文化政治》

書評 | by  日月 | 2019-08-02

《華語文學與文化政治》於2016年由天地圖書出版,作者陳麗芬退休前為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副教授,是一個比較文學的學者。這本書分開了兩部分,集結了十篇寫於2001-2011年間有關中港台及海外不同創作者的文字和影像作品,以及有關華文世界裏文學現象的學術論文。第一部分名為「作家與書寫」,由七篇文章組成,主要探討七位創作者的書寫/創作行為與社會文化環境千絲萬縷的關係。這些作家分別為台灣的黃國竣、廖鴻基及白先勇主、海外的張愛玲、香港的黃碧雲及導演許鞍華,還有中國的姜戎。第二部分名為「理論與文化政治」,有三篇文章,焦點則從分析文學創作轉移到探討文學批評的學者如何利用文學理論,改寫政治、社會,及文化生態和觀念。

這本書在十篇文章外,還附加了一篇導論:〈世俗的文學:重思「華語文學」論述〉。它除了提綱挈領地介紹了這十篇主題各異的文章外,更重要的是反思和回應近期在華人文學批評界裏鬧哄哄的「華語文學」論述。作者介紹其發展外,還批評「華語文學」論述裏兩大持旗學者史書美及王德威的觀點。不過,筆者以為,作者更大的意圖是重新定義華語文學論述的內涵和意義。這些意涵的重點便是題目「世俗的文學」裏的「世俗」。這觀念來自薩依德(Said)的世俗/入世批評(secular criticism)論。作者選取這一詞語,一方面因為她認為華語文學的論述深受薩依德的影響和啟發;另一方面,作者自己本人也深信文學不是一個超然獨立存在的個體,它與世俗社會有著或深或淺的轇轕。她提倡把文學「拉下到紛亂的凡塵」,把文學「俗世化」,還特別強調要摒棄主流的閱讀方式,就像閱讀華語文學一樣,不要再用單一的但又無處不在的「中國性」作詮釋,也不要再以「大寫的殖民、移民、或遺民」等角度去理解,因為在不同地域的華語作家是一些廻異不同的個體,他們是流動的、變化萬千的,因著與他們有密切關係的時和地,產生了充滿社會和政治指涉的文學創作,這便是文學的俗世特質;而作者那些隱隱晦晦虛虛實實的述說更潛藏著各式各樣詮釋的可能。所以作者認為應該「從文學史與人文主義演變過程的角度,去探討文學與政治、美學、知識體系、地域、意識形態等錯綜複雜的關係」,以發掘更多批判文學創作的潛能、深化文學創作的意義、並延續其發展。

這些意涵,不但是作者對華語文學論述的期許,同時也是作者自己堅持的批評方向。所以,我們在接下來的十篇評論裏看到的不是那些以「族裔或社群身分」的單一政治視角來閱讀與批評文學作品,也不會以純文學的形式主義來研究,而是從另類視角或俗世文學的角度作為研究的基調,在堅持「細讀」文本的同時,結合特定的政治環境和社會時空來探討作家的創作行為和作品意義,以此突出世俗文學的特質,發掘其中的曖昧和歧異。例如,〈天花板下的旅人:尋找黃國峻〉便從台灣八、九十年代末禁忌解除後流行起來的「私小說」角度下審視黃國峻小說,拆解黃那些在斗室而寫的狂想中所隠含對身分、生死等大議題的探討。又如〈人在海上:側寫旅行文學〉中,作者分析廖鴻基以海為主題的個人寫作如何與他所處的社會共存共變,互動和重叠,從中看到私人與公共之間吊詭的親密關係。而<從馬肉米粉到蘇飛蛋奶酥—白先勇的飢餓敍事>則以食物和食慾的描寫重新閱讀白先勇的小說,捨棄了一貫的國族或文化身分的「中國」大論述。〈闡釋「台灣」—90年代台灣/文化批評本土論述〉和〈酷兒台灣:尋找國族主義的他者〉就更能體現「世俗」文學的特質,作者在這兩篇文章裏為我們梳理了台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發生的文學論爭與社會運動的發展軌跡,還分析了文學學者如何把西方理論本地化,以回應社會的發展、重新定位「台灣文學」及國族或文化身分。在這兩篇文章裏,我們看到了高高在上的(西方)學述論說如何被「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用作建構「本土意識」及挑戰傳統身分認同的定義。

作者不但以另論或世俗的角度分析文章,就連題目也充滿尋常的俗世趣味,並且以這些小事小物作為分析的切入點,例如,黃國峻的「天花板」、白先勇的「馬肉米粉」和「蘇飛蛋奶酥」、張愛玲的「流言」、還有黃碧雲的「相機」,貫徹她經常強調的「以小見大」的批評方法。不過,這個「大」可不一定是一些國族或政治寓言,它可以是〈人在海上:側寫旅行文學〉裏對「旅行文學」及對廖鴻基作為「海洋文學第一人」的重新定義;也可以是〈童言流言:續作團圓〉裏探討張愛玲《小團圓》裏甚少人提及的有關「續集」這個「次文類」的特質;還可以是〈誰怕張愛玲?—從黃碧雲的相機說起〉裏剖析香港那獨特的「『食腐肉者美學(scavenger aesthetic)』」與「機械複製」的文化生態;更可以是〈野性的姿勢:《狼圖騰》與中國想像〉裏多種矛頭的敍事,諸如雅俗難分、青春反叛與成長被馴化等。

這本書裏的十一篇文章,每篇份量十足,充分體現了一個受業於西方(尤指北美)比較文學學者的學養。對於一個本業是文學的讀者來說,每一篇也是文學批評的範本(當然作者本人可能極抗拒範本這個觀念),裏面不但充滿作者獨特的見解和分析,還有西方文學理論的援引,以及西方文學著作及電影的比較。但是,由於作者常常在分析中插入大量的西方文學理論和文學著作作比較援引,對於一個非文學專業訓練的讀者來說,非但讀起來很吃力,而且還會造成不少的干擾和障礙。這裏面還牽扯出另一個問題,作者常以西方文學理論作為其論述的背書不也正在曲線地肯定這些典範式的理論?那豈不是與她在書裏常提倡反主流抗典範的批評理念有所矛盾甚至背道而馳嗎?

不過,讀者的閱讀行為其實也像她書裏所描述的作者一樣,不是鐵板一塊,也會因「地」「時」而有所制宜。我們或許也可「世俗」(實際)一點來閱讀,可按註索驥作學者式細讀,也可選我們能理解或有興趣的部分。我們對事物的理解,也許像作者形容作家的創作方式那樣,總是迂迴曲折、虛虛實實、參差對照、拖延躭擱。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原址重建:《爸爸》觀後感

影評 | by 金成 | 2024-12-05

編輯推介

張愛玲與宋淇談瓊瑤 也談亦舒

歷史 | by 馮睎乾 | 2024-12-12

〈關於爸爸的兩位小演員〉

影評 | by 毛曄穎 | 2024-12-12

法協記憶與逝水年華

散文 | by 箋箋 | 2024-12-10

著名作家瓊瑤今午去世 享年86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4-12-04

重讀《安提戈涅》

書評 | by 趙遠 | 2024-12-02

隱世生活不隱世

書評 | by 亞C | 2024-12-02

方方與新寫實小説

書評 | by 黃子平 | 2024-12-09

投資學

散文 | by 雷根 | 2024-11-29